您的位置:首页 > 白银 > 正文
天天快消息!《消失的她》,救得回消失的悬疑吗?
来源:新熵      2023-06-26 13:16:16

不论你是否看过《消失的她》,都一定看到过那些霸屏社交平台的“反串人士”。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地将抱有着美好爱情片幻想的观众“骗”进影院。

“建议情人节档安排上,更适合情侣宝宝的好电影”“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反婚反赌宣传片”等口号,在社交平台喊响。


【资料图】

这一切都证明,《消失的她》,真的火了。该片凭借一己之力,贡献了端午档80%以上的话题和热度,当然,也拿到了接近60%的票房体量。

众多因素里,监制陈思诚当居首功。

十多年前,陈思诚在《士兵突击》中饰演成才时,没人能想到,那个几乎在所有观众雷点商蹦迪的成才,能成为蛋糕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在过往的采访中,陈思诚特别提到过一个小趣事:2007年签约华谊兄弟之后,公司新招了一个宣传人员,第一次见面,那姑娘毫不掩饰地给了他一个大白眼,“反正我觉得你就是成才那样的人,我不喜欢那种耍滑的。”

娱乐圈众生百态是人世间的缩影。如今,大概没人会再看轻陈导。

《消失的她》带回消失的观众

在粉丝最为重视的数据国度里,《消失的她》拥有一连串可以“傲视群雄”的头衔,比如2023年端午档票房冠军,中国影史端午档国产片票房冠军、中国影史端午档悬疑片票房冠军、中国影史端午档悬疑片票房冠军、2023年犯罪片内地票房冠军……

在今年春节档后,仅有《人生路不熟》一部院线新片突破10亿票房,如果没有意外,《消失的她》必将打破这个纪录。对于尚在缓慢复苏的国内电影市场而言,这种普天同庆的氛围太重要了,这种强话题的影片也来得太是时候。

《消失的她》的噱头的确不少。影片构建了巨大的悬念,但直到最后一刻,真相才被最终揭晓。在通往真相的过程中,正义与邪恶、人性与现实、真相与虚假,连续的反转不断发生,吊足了观众胃口。

最终,当结局尘埃落定,情感登台唱戏,关于《消失的她》的讨论,也从电影迅速扩散到社会话题。从孕妇坠崖案,到男女对立之争,再到反诈反赌的呼吁……最终又返回到《消失的她》电影本身,矛头直指荒诞的“现实主义”“女性主义”。

《消失的她》的内部和外部都充满了激烈而复杂的摩擦力,包含着诸多互相否认、冲撞和撕扯的元素。这让它的出圈之路,具备着天然的优势。

而在众多因素之中,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是,陈思诚。

在很多人看来,《消失的她》的确“太陈思诚”了。不论是影片对于现实的映射,抑或是影片内外的争议,甚至连这种对观众心理与社会舆论的精准把握,都是陈思诚的拿手好戏。

陈思诚在一次采访中坦言,他认为电影的外延意义大于导演个人的内心感受,电影要为观众服务,首要目的是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如果审美跟不上观众,就会被市场淘汰。

电影的艺术性在于叙事与解构,而商业电影则关注故事主体及其意识形态的建构。“很知道观众想要什么”的陈思诚,是个调控观众情绪的好手。早就在《唐人街探案》系列中,他就已经摸到了不同悬疑片的制胜之法。

围绕着《唐探》系列,陈思诚提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业内人士和电影爱好者更喜欢第一部,普通观众更喜欢第二部。“因为前者更接近推理类型片,但第二部要定档春节,必须满足‘合家欢’的需求。”

这必然牺牲一些电影的文学性,但陈思诚认为值得,他连“减少血腥画面”这种可能影响票房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了,“怕大过年的触到观众霉头”。

到了《唐探3》,商业计算的结果更明显了,它的复合类型每一项都预设了目标人群。推到极致虽然让人感到一种浓浓的配方味道,但不能否认陈思诚对于类型叙事的把握堪称炉火纯青。

《消失的她》莫不如是。悬疑与情感的交织,商业化与文学性的互博,以及影片中强烈的性别对立设置,让《消失的她》变成了一部充满了矛盾的电影。

作为一个赌徒,朱一龙饰演的何非,一时精明冷静杀妻,一时暴躁成狂被人下套,他的人设是否矛盾?老婆想杀就杀,有了孩子就母凭子贵的核心落点,真的值得被宣扬吗?影片中凤凰男、女性互助、男女对立等多种高热议题,到底是反映了真问题,还是故意挑起男女情绪对立?

这些影响着影片逻辑的问题,让观众爱与不爱都显得那么深刻。

有人在社交平台吆喝,“心疼男人倒霉一辈子,给男人花钱倒霉八辈子。”

有人痛斥着影片的价值观,“陈导拍来拍去,价值观又倒回了《北京爱情故事》——穷生奸邪,富长良心。世道艰难,鞭子还是少抽真正的弱势群体一些。”

还有人对这部影片的最终定义是,“有一种类型叫做陈思诚,全是公式化套路。”

但无论如何,三天五亿,6.8分的豆瓣评分的成绩都能让各方在至少一件事上达成共识:在国产悬疑片中,《消失的她》必有一席之地。

陈思诚的悬疑帝国

不论《消失的她》最终的口碑究竟定格在天平的哪一端,至少在一件事上,各方达成了共识:《消失的她》必然能让投资方们赚得盆满钵满。

猫眼专业版显示,其预测内地票房,最终或许可以达到16.25亿——坊间传闻,《消失的她》的成本是1.8亿。

如果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或许可以说,这些年来,由陈思诚来主控的每一部悬疑电影都成功了,每一部都赚钱。

2015年,《唐人街探案》成本8000万,票房8.23亿。2018年,《唐人街探案2》成本3亿,票房33.97亿;2019年,《误杀》成本1.5亿,票房13.33亿。

2018年,《唐探2》春节档的票房亮眼,以至于那一年的出品方万达影视一季度的经营数据也格外好看,甚至因为“过于突出”而受到证监会质询。坊间传闻,彼时正值上市公司万达电影欲收购万达影视,万达影视拿出的成绩单显示,公司2018年仅一季度营收近9亿,净利润4亿,而上一年全年利润只有5.9亿。显而易见,这都是陈思诚的功劳。

甚至,连口碑最差的《唐人街探案3》和《误杀2》,也都斩获了45.23亿和11.21亿的票房。

《消失的她》豆瓣热评说:“中国悬疑天花板还得看陈思诚”,这绝不是妄言。

这种对于市场和观众的精准把握,也决定了,陈思诚必然不会甘心于只做别人手中的剑。或者可以说,陈思诚从不满足于只做被分割的蛋糕。《士兵突击》播出四年后,陈思诚说了一句话,“我要成为做蛋糕的人,而不是一块被人分的蛋糕。”

如今,事实也一次次证明了,陈导不仅想要成为做蛋糕的人,还想要深入蛋糕市场。

在《唐探3》《误杀》系列以及《消失的她》等作品中的出品方中,一个共同的名字是壹同传奇。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法人叫陈胜奇,他是陈思诚的父亲。

而早在成立壹同传奇之前,陈思诚便借助万达,在资本市场驰骋。2015年《唐探1》上映之前万达入股,2016年陈思诚退出,将股份全部卖给万达,只担任总经理。到了《唐探3》,不甘只喝汤的陈思诚再次重振旗鼓,成立壹同传奇,陈思诚以此保证自己作品的话语权。

有趣的是,和《消失的她》同期点映的影片《八角笼中》的出品方行列,同样有壹同传奇的身影。“许三多”和“成才”的爱恨情仇,从《士兵突击》延续至《唐人街探案》,如今也正式来到了3.0阶段。

而这种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挖掘,是陈思诚除了把握观众心理之外的另一个秘密武器。

早在唐探前两部拍摄完成后,陈思诚就开始着手于人才培养,并逐渐退居幕后,担任监制,将更多的机会留给新人。在2020年的网剧《唐人街探案》中,他就一举推出了四位新人导演。其中,在《唐探》网剧后,柯汶利和戴墨分别执导了《误杀》两部曲,来牧宽则主导了《回廊亭》。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戴墨是陈思诚的表弟,他走上导演之路,也正是受到陈思诚的影响。有一年,中戏学期汇报陈思诚主演《群猴》,当时还在辽宁艺校的戴墨去看了演出,“那是我第一次看话剧,第一次看到他在舞台上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最后谢幕的时候观众疯狂鼓掌,我觉得好好啊。”从那时起,戴墨的命运开始发生转变。后来,他成了中戏一员。

而此次《消失的她》同样出自两位新人之手。一位是票房黑马《不速来客》的导演刘翔,另一位则是崔睿。

在腾讯视频放出的片单中,崔睿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唐人街探案之青年侦探团》导演行列之中——要知道,在此前,崔睿仅仅只执导过《自由意志》和《玉蝴蝶》两部短片。一经启用,便将两部重大的项目交予他的手中,陈思诚不可谓不大胆。

但也正是这种对于团队的“大胆”培养和对市场的“大胆”预测,让陈思诚相比于做演员,在资本市场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并凭借着这一套方法论,逐渐构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悬疑帝国。

悬疑片的未来在哪?

对于国产悬疑片来说,陈思诚在悬疑片领域的一家独大,就像是硬币的一体两面。

好的一面是,由陈思诚主控的团队,已经掌握了一套成熟的“悬疑犯罪类型片”创作模式。从《唐探》IP,到《误杀》系列,再到《消失的她》,尽管电影风格迥异,但都为国产悬疑片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放眼当下,这绝对算得上是陈思诚团队最不容忽视的实力,它意味着稳定的作品产出,持续的高回报,以及及时的市场反馈。

被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争抢的《唐探》系列网剧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过去一个月中,爱奇艺与腾讯视频分别官宣《唐人街探案2》和《唐人街探案之青年侦探团》。

一个IP,花落两家视频平台,放大“唐探宇宙”的影响力,降低IP失效的风险,和多个平台达成共赢,任谁都不得不承认,陈思诚在这方面很有一套。

但另一方面,从更高维度来看,《消失的她》面临的争议,又何尝不是国产悬疑片所普遍面临的困境。

舆论场上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是,在电影院看《消失的她》时,一对情侣本来还相互依偎、彼此腻歪,看完之后两人各坐各的。

宣传们拥有再敏感不过的热搜神经。每一个微小的浪花,他们都能让其在舆论场里卷起千堆雪。#《消失的她》 绝世大甜剧#顺势登上热搜,观众的情绪被成功挑拨。

从影片本身到电影宣传,这种更为“民粹”化的表达,以及类型化带来的祛魅感,几乎是陈思诚的看家本领。《唐探》系列是,《误杀》系列是,如今,《消失的她》也未能逃离。

从《消失的她》最后的效果来看,在人人想当大师的中国影坛,陈思诚的做法算是一种罕见的务实。他几乎百发百中地引爆了最大程度的讨论,观众、片方、资本几乎达到了利益上的最大平衡,一点点剧情上折损几乎显得微不足道。

与此同时,大众又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这的确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观众们变了,互联网无限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主演朱一龙走红那一年,喊着“宝藏男孩”的一群人,和骂着“脑残神经病”的另一群人之间横亘着的那条鸿沟,如今已经被铺天盖地的信息碎片所弥补。

《消失的她》出圈后,有人去泰国孕妇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的抖音评论区求证,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现实比电影要残酷一万倍。

“当你看过越来越多的离奇轶事,你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这也成了当下悬疑片的创作悖论。于是只能在共情、舆论、话题红利上下功夫。毕竟,不论在任何领域,妄下结论和输出情绪是一条显赫的康庄大道。

但倘若过几年,这一套公式也显得刻意,悬疑片又该何去何从?

而市场的悖论是,取得这些颇具争议的成绩的陈思诚,已经是如今公认的国产悬疑片的天花板了。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