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7月30日,巢湖湿地鸟类生态摄影师陈明晨在巢湖牛角大圩拍摄到了棉凫。据悉,这种鸟儿在中国分布稀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可喜的是合肥已经连续3年记录到棉凫。
根据拍摄到的照片,专家判断这是一只雄鸟。至于为何单单发现一只,专家推测可能是此时已经刚过交配繁殖期,雌鸟正在忙着“带娃”,雄鸟则来到食物丰沛的牛角大圩觅食,但它们的繁殖地可能并不在那里。
据了解,棉凫是中国体形最小的雁鸭类,头圆、脚短,其喙很像鹅的喙,成鸟体长约30厘米左右,体重接近200克。因其远远看上去像一团棉球,故得名“棉凫”。
“棉凫是夏候鸟,对繁殖地要求较高,又因为体型很小,因此想要发现它们并非易事。”巢湖生物资源调查项目组鸟类专家虞磊告诉记者,棉凫需要在树洞里筑巢繁殖,因此它的栖息地除了要生态环境良好、水草丰美、人为干扰小的湖泊之外,周边还得有适合筑巢的高大乔木。棉凫连年光临巢湖,再次证明了巢湖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
有意思的是,去年在巢湖发现的第一只棉凫也是在牛角大圩,并且也是雄鸟,如果恰好是同一只的话,也正好印证了“凫鸟恋故土”。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图片由陈明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