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上面提的最大的一个点,就是刺激消费。
很多人对我们的战略,对我们目前经济的特点,太小白了,小白到什么程度呢?小白到我都不知道从何说起的地步。
今天在文章其实非常重要,但是我放在次条来说,有缘人看到就看到了,看不到就算了,我今天就简短一点评论,帮大家简明扼要的理清楚我们的战略布局以及房地产跟消费的关系。
(资料图)
第一,刺激内需,将是未来十年的大事。
提振消费,刺激内需,根本不是新鲜事了,几年以前就提了(所以一定要看新闻联播啊)。
去年有个非常重要的文件:
这份文件是一个 十三年的大战略,因为我们目前三驾马车里面,最大的瓶颈就是内需。
很多人对扩大内需这个战略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我相信,大多数人理解的所谓内需,消费这种词,仅仅就理解为让大伙花钱?
然后一堆人就跳出来,说花钱谁不会啊,还要刺激吗?
我看到这种言论,也只是呵呵一下。
不是的,这么理解完全是错的,提振内需是一个大战略,它跟消费并不完全相同。
扩大内需,也是扩大供给!!!
消费是只是你个人的需求端一个行为,有消费一定就有生产,是硬币的两面。因此,背后代表的是供给和需求两头。
一方面,现在消费端是要刺激,而刺激消费一定程度上也会提升债务,我们债务并非没有空间,而是仍然有巨大的空间。
(不负债的人注定不会变富,作为国家也是如此,美国就是代表,这种反认知的观点,多数人一定会讨厌,我也不好在公众号公开说了。 )
因为要让消费起来,无非就是增加收入,或者增加债务两种方式。你仔细理解下这句话吧。
另一方面,我们之前提过一个观点,大消费你理解为一个行业,这个行业存在供需两面,而对我们中国来说,比起消费端,供给端才是整个我们的软肋。
我们消费产业目前的确比较弱,之前有人就提过,说中国的消费行业和芯片一样落后。
这说的是供给端。
日常消费品,别看这东西小,大家理解的好像没啥技术含量,其实是目前比芯片还要难做的产业。
现在我们很多产业,比如饮料汽水日化电影文娱餐饮等等,都无法跟欧美日媲美。
我们要做麦当劳,要做可口可乐,要做迪士尼,要做优衣库,要做环球影业,要做沃尔玛......
以上随便一个公司能够做出一两个,都是巨无霸。这是个超级大行业,我们差距巨大,也意味着空间巨大。。
所以扩大内需,总结起来,其实是两个逻辑。
一个是增加供给的能力,加强大消费产业的产业实力。
另一方面,增加需求。
这个需求绝非是让大家简单的花钱,而是做出更物美价廉的产品,然后用金融政策,税收补贴等方式,刺激大家来消费。
比如买房买车,中间的收税环节,一定程度上还会降低。最近我还看到汽车的车牌的一些限制行为,甚至都可能会短期内放宽松些。
还可以包括:
如何激活一些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这是有巨大的潜力的?
如何通过供应链,物流,结合线上线下模式,打通整个供需环节?
我们的互联网,电商,直播等如何有效利用起来,解决最后一公里?
如何在运输环节,铁路公路水路等进一步降低成本?
.......
包括我们前些年提的统一大市场等,一定程度上都是在打通消费环节.
很多人对这些战略布局是无感的,完全不理解到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我能知道 这里面水很深,能做的文章,我觉得是巨大的。
未来十年,大消费都有一个红利。
很多人现在确实是收入在减少,这些问题其实都已经看到了,大家不要把消费=花钱,普通小白这么理解是OK的,有些微博大V也去这么造势,简直是肤浅甚至愚蠢。 大家不要去看微博某音一堆不懂的人在那很幼稚的瞎说,释放一些消极的情绪,这对我们普通人是一件好事情。
第二,刺激房地产,跟刺激内需是统一的,并不矛盾。
刺激房地产的消费早在两年前就提出来了,不是今天才有,很多人仍然对房子这个商品的基本属性,一无所知。
看了我这么久的文章,可能很多人关注没多久,所以认知还没达到。刺激消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刺激住房和车子,因为这两个产业链巨大,而且能消化我们货币增发的放水量,这一点今天来不及不表。
因此,刺激住房,背后带动的产业链是巨大的,这个昨天也说过了。房子的消费属性,只是其中一个属性,并不代表房子就没有其他属性。
1998年房改之后,房子所赋予的含义就没有变过了,我之前已经对房子的理解整理过很久,我不喜欢重复写。
大家可以去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未来十年,存量财富转移逻辑】去仔细阅读,读完一定会系统改变你的认知。
这篇文章公众号已经没有了,直接加上微信,发送 存量两个字,找小助理获取(已经加上的直接发送【存量】)
【桃宝】会员权益介绍:桃宝会员能给你带来什么?
推荐:樱桃年度市场预判的文章已经发布了:2023楼市预判:新一轮大牛市会来吗?
我其他的观点,关注我的另外一个号:
各位老铁们,在快餐式的短视频红利降维打击下,我这个深度类的公众号已经极其稀缺了。所以一定记得星标,点【再看】。不然你收不到推送,我们也没动力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