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寇文奇
“齐国都城”“蹴鞠发源地”“陶琉之都”……一张张闪亮的名片激活了这座城市,让淄博出圈。
【资料图】
企业强则城市强,产业兴则城市兴。得益于淄博深厚的工业积淀,淄博在新医药、智能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持续发力,打造新型工业。
近年来,淄博在资本市场加速突破,“上市军团”不断扩容。在2020年至2022年之间,淄博新增了9家上市公司。其中,2021年是淄博企业上市的井喷期,年内新增上市企业6家,为齐鲁华信、智洋创新、科汇股份、英科再生、凯盛新材、隆华新材。这一年,淄博实现了科创板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并且深圳证券交易所淄博基地也落地挂牌。
城市为企业提供生长沃土,企业为一方水土注入发展动力。
海岱财经梳理,2022年年度成绩单中,淄博32家A股上市公司年度总营收达到1522.72亿元。其中,有3家上市企业年度营收过百亿,分别是:齐翔腾达营收298.1亿元;博汇纸业营收186.2亿元;鲁商发展营收129.51亿元。
净利方面,淄博32家A股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达到79.825亿元,排在前三位企业分别是:鲁泰A净利润9.64亿元;联创股份净利润7.74亿元;齐翔腾达净利润6.34亿元。
2023年,“淄博板块”再扩容,又增两家A股上市公司,一家是成为我国聚氨酯行业细分领域龙头的一诺威,另一家是国内医院智能通讯交互系统领域龙头的亚华电子,两家企业均位于淄博高新区。
4月3日,一诺威在北交所成功上市,同日从新三板摘牌。公司是聚氨酯原材料及EO、PO其他下游衍生物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企业,2022年营收达到63亿元,可在北交所上市企业中排名前五。
5月26日,亚华电子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以医院智能通讯交互行业为主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淄博共拥有A股上市公司达到33家。从地域分布来看,淄博高新区共汇集11家,张店区达到4家。此外,临淄区有6家公司上市;沂源县有3家上市企业;淄川区、周村区、博山区、桓台县各有2家上市企业;高青县有1家上市企业,在全省率先实现A股上市企业区县域全覆盖。
另一方面,淄博资本市场“百花齐放”,33家上市公司涉及化工、新材料、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智能装备,还有玻璃陶瓷、文化传媒、纺织服装、互联网服务、农林牧渔等多个行业。
值得关注的是,在33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27家企业已发展成为各自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军型企业。
在医疗领域,新华医疗和英科医疗均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新华医疗拥有行业内第一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感染控制产品种类和规模世界第一,放射诊疗设备、制药装备的技术水平比肩世界一流,是国内领先的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与出口企业。
英科医疗是全球领先的一次性医疗耗材和医疗耐用设备制造商,拥有全球主要目标市场准入资质认证。
材料产业,淄博同样有“硬实力”。
其中,凯盛新材是全球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国内芳纶聚合单体行业领先企业及全球第三家实现聚醚酮酮产业化的生产企业。
英科再生是全球领先的PS塑料循环利用企业;山东赫达是全球领先的非离子纤维素醚生产企业;东岳硅材是国内有机硅行业领先企业。
另外,鲁泰A是全球高档色织面料生产商和国际一线品牌衬衫制造商;智洋创新国内领先的电力智能运维分析管理系统提供商;金晶玻璃是国内超白玻璃龙头企业;鲁阳节能是国内陶瓷纤维行业龙头企业。
企业是城市可持续创造价值的关键,淄博33家A股上市公司,27家行业龙头企业支撑起了这座城市的地基。
淄博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57.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4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07.43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525.23亿元,增长4.7%。
在企业支撑下,淄博这座城的发展力量还在不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