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了解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情况,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于8月初对全国25125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每周运动1次或2次的大学生共占比48.19%;增强体质、缓解压力、减肥在运动目的中排前三;造成运动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时间不足、认识不到位、未养成运动习惯等。
前不久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让我们感受到青年大学生的热情、奋进和拼搏等精神品质。中国队获得奖牌数第一的成绩是近年来国家重视体育、各级学校体育质量不断提高的结果。高校要充分利用国际赛事的带动效应,提升大学生的运动频率。
大学生处于精神和体魄双重发展与日渐成熟的关键期,强健体魄尤为重要。早在2014年,相关部门就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高校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活动。2020年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也对高校推进大学生体育进行了明确规定。
部分大学生运动频率不高,很大原因在于认知不足,即使认识到重要性也难以知行合一。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以低年级为主,且不少学校的体育课为选修课,开设的运动项目种类较少,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有的高校体育资源有限,如场馆离学生住宿区偏远、可用场地较少、收费较高等,往往抑制了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一些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不是很充分,未能举办诸如趣味运动会等多样化的体育竞赛和联谊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校园体育运动氛围不强。
放眼国外,一些国际高校尤其是世界一流高校的经验值得推广。研究表明,美国的很多大学非常注重学生的体育活动,重点考察培养学生的体格和品质,学生对体育运动和各种赛事也充满热情。英国高等院校体育协会作为英国高校体育组织,以鼓励全体参与、淡化商业氛围、促进全面发展为理念,开展了面向残疾人在内的50多个体育项目。国内一些高校也进行了系列制度改革,如清华大学将体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形成“无体育,不清华”的口号,并进行了一系列体育课程和制度改革。复旦大学体育场地资源充裕、体育赛事活动丰富,学生运动频率也相对较高。
当前,“五育”并举已成为我国各级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高校大学生需将体育非常重要的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走下网络,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自觉参加和组织小规模的运动项目,将体育运动作为大学生活的常态。高校也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便捷、多样的体育课程、场地资源,优化学分设置,强化体育社团建设,举办体育赛事和联谊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体育运动是大学生的青春底色,这离不开大学生的认识强化和行动自觉,也需要高校提供更多的制度和环境保障。
(作者:肖纲领 系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