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陆遥
00:30眼见着五一假期将临,浙江的村支书坐不住了——
(资料图)
4月23日,浙江一群村书记组团赶去上海,有多少村书记同行?110个!
当天,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春游浙里·大地欢歌”浙江百名村支书进上海乡村旅游推广活动启动。来自浙江十一个地市的百余名村支书深入上海商圈、高校、社区、企业、休闲场所,通过发布、市集、直播、论坛等多种形式,向上海市民和全国游客“吆喝”浙江最具代表的乡村文旅资源与地道的人文风物,送上“春游浙里”邀请函。
谁也不想落后
这场活动有多特别?从推荐人选的设置上便可见一斑。
以往的文旅推介,往往由政府主管部门出面,领导致辞、达人推荐,讲讲路线、抽抽奖券。这一次,浙江请出百名村支书,集体组团赴上海“说说家乡好风光”。要说对自己村的特色,谁能比他们更了解?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林卫兴说,让村支书面对面地邀请游客,更直观,也更有诚意。
“听说美好的乡村在浙江有许多。对,就去浙里,可是,我该先去哪个村呢?”开幕式上,文旅推荐官和五位浙江村支书代表首先上演了一出“春游奇遇记”。
在这出精心设计的情景剧里,村支书们直接“卷”了起来。宁波横坎头村副书记邱民波带着刚采摘的樱桃登台;杭州青山村村支书林红则秀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村民;衢州余东村村支书余晓勤拿出农民画丝巾、雨伞等文创产品;天台塔后村是个有着68家民宿的养生度假村,村支书陈孝形得意地说,不少上海人一住就是一个月;永嘉源头村书记陈小静直接带着村里的娘子军上了台……
推介会现场,尽管气温骤降,气氛却十分热烈。商场门口,浙江十一地市纷纷摆出了“浙乡有礼”乡村市集,或介绍线路,或展示非遗,或摆出小吃。村支书现场切火腿、烤烧饼、冲咖啡、泡香茗,将村里的风味好物与上海市民分享。
上海的马大伯在湖州的摊位前驻足,与“摊主”湖州吴兴区妙西镇妙山村的村支书刘长林聊得热烈。
马大伯说:“浙江我经常去的。三十多年前就到过湖州,还从市区徒步走到织里镇呢!”刘长林热情回应:“我们这里的西塞山是上海过来的第一座山,还有长颈鹿庄园,空了记得带孙子来玩玩!”
村支书们虽然都很拼,但也是拼得很有技巧。他们没有一窝蜂地上台,而是根据村庄和个人的不同特点,分工协作:有的现场推介,有的上抖音直播间带货,有的则另辟蹊径,奔高校开论坛。
朋友圈扩容
诗画浙江,魅力无限。从浙北的古镇古村,到浙南的乡村田园;从浙西的秀山丽水,到浙东的海岛渔家,处处绿水青山、风景如画。立足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得益于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浙江是全国最早发展乡村旅游的省份之一,浙江乡村旅游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让数据说话——浙江建有景区城83个、景区镇986个、景区村11531个,创建了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安吉余村,评定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4个、重点镇7个,打造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7条。一地一美宿,千宿千般景,69家文化主题(非遗主题)民宿、1040家等级民宿、近2万家的各类民宿共同构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品牌的浙宿体系。
自己的村子好不好,村支书当然最有数。他们是浙江乡村旅游发展的“领头羊”——立足本村,依托本地资源,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他们带着村民把农家改民宿,使叶子变票子,让农活融体验,给出了浙江乡村旅游的一个个生动注脚。
如月亮桥村,以民宿为核心,成立“天目宿集”民宿区域品牌,吸引村民投身旅游三产服务业,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致富。如顾渚村,这个80%游客都来自上海的“上海村”,以安静闲适,成为都市人难得的心灵放松之地。乡村老街上的新韵味与烟火味交织,成为了年轻人心中向往的“灯火阑珊处”。网红乡村颜值与文化IP共生,一跃成为刷爆朋友圈的亮点。
难怪百名村支书自信满满地争相上场了。
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村支书林红告诉记者,2015年,村集体收入只有十几万元,村内民宿业态为0;2022年,村集体收入一举跃升至700余万元,村内常年经营着30多家民宿。成绩单背后,是村庄发展找对了特色道路。
村支书们不仅“抢”客人,还现场“偷艺”。
温岭市坞根镇花溪村的村支书朱彩红招呼好上海市民,忙着四处“窜门”。她在中间的摊子前停下,说:“小伙子,我看你们队伍排得很长,你们带了什么?”
摊子后的年轻人探出头来说:“我们主要是展示武义的黑茶,今天冷,所以人气旺。”
朱彩红说:“我们村有紫菜、红糖、喜小酒。来来来,我们扫个微信,回去多沟通啊。”
“我们村旁边就是国清寺、大瀑布,欢迎来走走看看。”这边,塔后村正在发宣传册;那边,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大漈村展示的彩带编织技艺引起围观。
现场,村支书的朋友圈,也在谈笑间不断扩大。
重新建立链接
浙江为什么要大张旗鼓聚集百名村支书沪上抢滩?说起来,还是看中了发展的好时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讲的是合作共赢,和谐发展。从今年3月开始,长三角三省一市主政者就忙着互相走亲,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临近五一假期,浙江的这次“大动作”背后,是接轨国际都市,促进共同富裕的民心之举,也是促使文旅交流共享的友谊纽带。
眼下,发展乡村旅游,正当其时,将迎来大有作为的发展期。林卫兴说。
上海,一直是浙江乡村旅游的主力市场,有村支书告诉记者,他们做过统计,村里有75%的过夜游客来自上海。现场,年轻的上海市民小丽也说:“我有三年没去浙江了,很想知道现在有什么新的玩法。”
当前,人们的出游热情空前高涨。但是浙江尤其是毗邻上海的乡村,渐渐意识到,曾经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客群,好像不是那么稳固了。“以前不少上海人只要有空,都习惯来我们这里住住。”一位村支书说,但是这三年,走动少了,这种习惯有点淡了,“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更有竞争力的服务和更新鲜的旅游体验,和他们重新建立链接。”
随着本次活动序幕的拉开,围绕“浙里百味”、“浙里百技”、“浙里百宿”、“浙里百景”、“浙里百礼”等五个维度的体验,结合小红书、抖音达人的流量和数百个上海社区的丰巢柜,浙江乡村的潮流生活和“诗和远方”的福利和惊喜,一波波送达上海市民的手中。
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表示,绘就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浙江画卷,包括了让人们在美丽乡村“诗意栖居”的生活图景。这样的价值导向和情景追求,将促使浙江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颜值、内涵和品质,让更多人深切地感受浙江乡村的多姿多彩、宜居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