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也是流行于我国以及其他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起源很早,并涵盖了我国古老的星象文化以及人文哲学等内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那么,“端”和“午”两个字有什么来历呢?
先看看“端”。“端”最初写作“耑”。《说文解字》同时收了“耑(duān)”和“端”,认为“耑”的上面像是植物生长的形状,下面像是植物的根,“耑”是指植物开始生长的顶端;“端”是由“立”和“耑”两个部分组成的,“立”表示意义,“耑”表示读音,因此“端”最早跟站立有关,表示站得直,后来引申表示“正直,端正”的意思。
“耑”后来当作“专”使用,于是借用“端”表示“顶端”的意思,并由“顶端”发展出“开始”的意思,例如《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意为同情心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是施行义的开始。
(相关资料图)
由“顶端”的意思,又可以引申指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例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意思是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魏学洢《核舟记》:“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意思是苏东坡右手拿着书的一端,左手放在了鲁直的背上。
“端”的意义进一步引申,又有“果真,终究”之意。苏轼《水龙吟》:“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释意为“您是多情之人,料想您在梦中果真梦到我了,那情形大概就和我梦到您是一样的吧。”
“端”现在比较常用的意思是“用双手很平正地拿”。如“端茶倒水”“端饭上菜”等。
再看看“午”。有人认为,“午”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像两头粗大而中间纤细的舂米棒槌。“午”后来被借用表示地支的名称。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午”位于地支的第七位,对应的生肖是马。也有人认为,“午”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像是驾驭马的绳索。到了小篆,“午”的字形开始逐渐固定化,隶书和楷书的字形变化都不大。
古人把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用来记录时间,以60年为一个周期,可以循环记录。例如公元1894年在中日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按我国的干支纪年,1894年为甲午年,所以该战争通常被称作“甲午战争”。
古人还按照十二地支的顺序,把每天的24个小时分为12个时辰。例如“子时”是当天23时至第二日凌晨1时,丑时是凌晨1时至3时,其余的以此类推。由于“午”位于地支的第七位,因此“午时”是中午11时至13时。
古人又把十二地支与方位相配,“午”表示正南方,因此作为南方的代称。例如“午上”是指南方的上空。
“端午”又叫“端五”,因为端午节是在每年五月的初五。“端”是指“开始”,与“初”意思相同;“午”与“五”读音相同而通用。
此外,按照地支来算,五月正好是午月,午为阳辰,因此端午节也叫“端阳”。又由于五月初五包含了两个“五”,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作“重五”和“重午”。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有赛龙舟、佩香囊、吃粽子,以及喝雄黄酒等众多习俗,在民间广受欢迎。
(作者系广西语言学会理事、文学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