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全球观天下!科技招商 “引智”入渝
来源:永川网      2023-06-24 02:03:32

6月17日,全市39家引进类高端研发机构,遴选出了180多项创新成果,面向市内外各大企业和孵化创投机构,集中“招亲”,希望通过供需对接实现成果转移转化。内容涉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生物环保、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其中,8个创新成果项目现场签约,总金额超8000万元。

引进类高端研发机构,指的是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的创新资源,紧扣重庆产业发展和战略规划需要,与各区县或园区合作,在重庆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可以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数据显示,重庆目前已与108家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启动建设39家引进类高端研发机构。


(相关资料图)

这样的研发机构为什么重要?

重庆,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明确地向外“引智”,集聚创新资源,聚焦重点方向发力,是重要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引进类高端研发机构,是载体,也是平台。

导入创新资源“中国复眼”落地重庆

今年2月,“中国复眼”二期项目在云阳开工建设。“中国复眼”是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在重庆谋划建设的深空探测雷达,就像昆虫“复眼”由许多小眼睛组成,通过雷达与雷达之间的功率叠加,实现上亿公里外小行星和类地行星观察,拓展人类深空观察的边界,满足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地月态势感知等科研需求。

复眼分三期建设,一期在两江新区,已于2022年12月建成,实现我国首次对月球的三维成像。二期总占地面积300余亩,将建设25部30米孔径雷达,投用后可实现对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成像。三期,计划将雷达单元数量扩展至百部规模,可观测1.5亿公里范围内小行星,成为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强的深空探测雷达。

如何防御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是世界各国都关注的课题。科学家们追踪了2000多颗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复眼”三期建成后,将极大扩展人类雷达深空探测的边界,使我国在该领域长期保持世界领先。

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及其它高校和单位共同建设。能落地重庆,一方面是因为重庆的地理纬度适合雷达的设置和观测,而重庆和北京理工大学深入的校地合作,也非常关键。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2019年4月,签约落户两江新区。四年时间,建成25个科技创新平台,组建了500多人的科研队伍,获批科技项目446项,硕果累累。

重庆正在更多领域参与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依托引进建设的高端研发机构,截至2023年4月,重庆新建了1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7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支持71项、经费约25.8亿元。通过持续导入,协同创新,重庆正在更多领域参与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为国“固根铸魂”。

创新所能与产业所需加速耦合

在加速创新资源聚合的同时,引进类高端研发机构还有一个特点:既有类似高校、院所的创新能力,又可以像企业一样贴近市场,促进创新所能和产业所需加速耦合。梳理通过评审的39家引进类高端研发机构名单不难看出,重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通过引“智”,补链、强链、延链的战略意图明显。

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例。作为世界顶尖科技和高端装备制造激烈竞逐的重要战略制高点,航空航天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制造重镇,重庆不容缺席,提出“两步走”目标,打造千亿级的空天信息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庆邀请到了“国防七子”当中的三家,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来渝设立科创中心或者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专门设立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与此同时,联合微电子中心、中国星网、中铝高端制造、航天新通科技等重点企业也纷纷落地。让机构的科技研发优势,与当地的产业需求更好相遇,发挥1+1>2的效应,助力高质量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依托这些引进类高端研发机构,重庆共孵化科技型企业196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获得社会融资17亿元,产出经济效益超30亿元。娇艳似火的科技之花,正加速“蝶变”,催生丰硕的产业成果。

当下,“科技”作为城市发展要素,重要性不断提升,北京、上海、广州等,在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上都有布局。在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处长李政刚看来,引进高端研发机构,属于“科技招商”范畴,是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根本需要。引进来后,使不同规模、所有制、产业链环节的院所、机构、企业,有机组织起来发挥作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处长 李政刚

引进的机构,要与我们重庆本地的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首先在职能定位上有适当的错位;另外,我们要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能够在科研设施、人才团队等方面形成一种共享机制,主要就是要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闲置,和我们本土的这些高校、院所和企业,形成一种技术联盟或者技术的联合体,共同来发挥好这种协同创新的作用,形成1加1大于2的效果,提升技术对产业的支撑能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抓好科技创新是必答题。没有退路,能做的,就只有努力向前。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