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我拿到刚刚出炉、尚散发着浓浓墨香的新书《协商的力量——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2021年履职实录》,迫不急待拜读,汲取智慧和营养。从政协文史工作视角,谈几点学习体会。
实证视角
(资料图片)
1959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周恩来亲自开创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从此,历届政协委员通过亲历、亲见、亲闻的方式记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切实发挥了“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
我们常说,论从史出。在研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立和人民政协成立那段历史时,《黄炎培日记》《叶圣陶日记》《宋云彬日记》等当事人的即时记载,能让我们穿越历史的天空,亲临其境置身于在场的瞬间。
尤其是黄炎培等重要民主人士的日记,记录了中共中央到达北平当晚在颐和园益寿堂的夜宴、作为毛泽东在双清别墅的第一位客人他们之间的谈话等,细节性地展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长”。
在《协商的力量》中,“两会手记”“调研手记”“参政之声”等内容,几近民进中央参与政党协商的实录,可以说从一个侧面解读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政党协商制度的程序设计和运作体系。
2022年,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明确了政党协商的对象、内容、形式、组织程序、工作机制等。制度规定一般理性多于感性、概念多于具体。作者则提供了一个实证视角。
比如,2021年6月起,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共同牵头,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开展为期5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民进中央对口江西省。在第一次、第二次“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手记”里,作者记述了这项民主监督活动的立意、项目启动会、具体调研、与中共省市党委和政府开展协商座谈等,从中我们看到,中共中央如何总体部署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活动,以及各民主党派中央如何开展协商式监督整个运行过程。作者特别用苏轼月夜独舟探寻石钟山奇妙声音成因的故事,喻意民主监督应提倡的精神。在作者笔下,政党协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中一道亮丽风景线,充分彰显着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现场直播”
每年对于两会的宣传报道,各主要媒体高度关注。作为具体当事人,朱永新为我们展现了不同于一般的全景式、多纬度“现场直播”。
朱永新用手记和实录的方式,记录政协大会的具体细节、反映了他所提出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及其他参政成果。有一个描述令我印象深刻:由于小组讨论时间有限,有些委员在整个会期可能没有发言机会。2021年3月9日,民进界别小组讨论前,主持人拿出7人名单,让这些未发言的委员享有“优先权”。
这不禁使我联想到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情景,何其相似!1949年9月27日将进行最后一场大会发言。26日凌晨3时,毛泽东致函周恩来:“尚未讲话而应讲话或想讲话的人们,如林遵、邓兆祥、刘善本、章伯钧、张元济、周善培、李书城、柳亚子、张学思、杨拯民、罗隆基、李锡九、李烛尘……(名单应加斟酌),本日上午或下午必须逐一通知他们写好讲稿,否则明天即来不及讲了。”毛泽东还专门强调:“请注意及时组织此事。”名单上的这些人,有国民党起义将领,有文人雅士,有名人后代,还有社会活动家。他们的发言无疑具有社会影响力和代表性。世易时移,这种民主精神一直传承着,凝结为人民政协特有的文化内涵。
一个缩影
朱永新是一名资深政协人。他的履职,不仅仅是他个人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各级政协委员的一个缩影。他的个人叙事,为后人观察这个时代、观察这个体制,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教育是作者终身从事的事业。他的提案、信息大多与教育相关;他通过媒体呼吁“盲文书籍出版”“涉外人才培养”“未成年人教育”“家庭教育”等,无一不是“民之关切”的话题。教育已经浸润在他的血液里、生命中,也成为他履职、工作、生活的主色调。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新成评价说:“朱永新教授的个人叙事能从一个微观视角反映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活,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运作,因而有着不平凡的意义。”斯言甚善!
李红梅/文(作者单位系中国政协文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