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预计全年整车出口增速可达40%,突破400万辆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提升至35%以上,纯电动乘用车对整车出口增长率有望突破50%。”7月7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在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
今年以来,“出海”已经是汽车行业的一大热点。今年前5个月,汽车整车出口193.2万辆,同比增长79.9%,汽车出口额为约为387.2亿美元,同比增长107.9%。分区域来看,今年前5个月,欧洲以75.3万辆(进口额187.6亿美元)位列我国整车出口大洲首位,同比增长近200%。
但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欧盟对汽车行业的管控正日趋严厉。
今年6月下旬,欧洲议会以投票表决方式批准了2022年12月9日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就加强电池和废电池可持续规则的提案达成的临时政治协议。根据欧盟议会披露的法规信息,自2024年7月起,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碳足迹,并在2027年7月达到相关碳足迹的限值要求。
同时,欧盟电池法要求,到2026年,动力电池和工业电池须持有电池护照,才能在欧洲经济区销售。电池护照对电池的制造历史、化学成分、技术规格、碳足迹等信息进行记录。
近期,法国还拟推动欧盟对我国电动汽车企业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业内有观点认为,尽管目前处于法国提案阶段,但欧盟未来将有可能对中国电动汽车施加限制压力。
“从近年来中欧新能源汽车进出口数据看,欧盟对我新能源汽车贸易呈完全逆差状态,且逆差规模还有可能进一步放大。这种现状主要是欧盟产业和市场激励政策与我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展阶段存在错位造成的,即欧盟的相关行业发展晚于我国约6~8年时间。目前,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国内补贴逐步退坡,产业已进入市场化驱动阶段,但欧盟仍在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各式各样的补贴。”孙晓红表示。
对此,孙晓红建议中国汽车走出去应该加强法规协调与对接,在各个层面上寻求共识;从战略高度应对与欧盟可能出现的新能源汽车贸易摩擦;协调与化解风险,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实现共同发展;加强双边交流,增进互信,促进对欧投资;设立汽车领域互利平台,构建稳定互信的产业链合作机制。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