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彭军瑞
《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实施两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立足辖区特点,从夯实基层基础出发,不断推进税费服务更贴心、税收监管更多维、税务执法更高效、税收协作更深入。
在税费服务的细致处想办法。在做优、做精纳税服务上持续发力,推出更加贴近纳税人缴费人需求的纳税服务举措。推出“潮汐窗口”服务,根据业务办理情况实时增减窗口设置,平均等候时间和平均办理时间分别压缩80%和70%。实行24小时预约服务,纳税人可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或前来办税服务厅当面预约等方式预约办税,有效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向税收监管的多维度拓展。积极探索税收监管新举措,推行每个人至少确定一个监管事项,监管责任细化到人、监管内容细化到岗的税收监管模式,并形成对所监管事项的绩效指标制定、工作提醒机制建设、监管成效考核的具体要求,实现了税收监管上下一心、步调一致。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以盯发票、盯税费种、盯行业、盯事项、盯人员五方面为抓手,梳理税收业务,挖掘监管内容,确定发票代开、重点行业监管、重点项目管理、土地增值税清算、环保税、房土两税管理等15项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工作事项,不断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税收监管。通过与财政、发改、住建等部门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重点项目责任机制,掌握辖区重点工程项目,抓好重点风险的线索提供、问题分析、任务应对处置,问题早发现、监管早跟进、风险早处置,切实做到源头管控。针对本地区煤炭商贸企业风险易发多发且防控难度大的情况,加强煤炭购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风险管控,逐户核查业务真实性并进行约谈。
以税务执法的高效率为导向。进一步进行岗责整合,形成纳税服务、税费管理、风险管理工作前、中、后“三台”协同联动格局,全力建设“源头管控有方向、过程管理很合规、风险控制有成效”的“三台”业务布局,执法效率、征管质效、纳税人需求响应速度明显提升。分类分级开展差异性的税务执法,树立事先风险提示、事中约谈限制、事后措施齐备的执法意识,持续开展纳税人走访活动,提前化解矛盾、处置问题。
把税收协作的内容再拓展。税收协作的核心是畅通渠道、共享共治。阿拉善高新区税务局联合地方政府,制定综合治税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多部门协同配合、定期调度部署”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领导包联企业制度,组建由地方党委领导分10组带队,税务及财政共同参与的重点税源企业包联小组,建立包联工作台账,及时掌握包联企业经济运行情况、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情况,强化监控分析,加大对物流、建安、总部经济及关联交易、外包租赁企业的税收监控、评估,每月组织召开综合治税联席会议,分析特殊行业和领域税收形势,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税收治理成效提升。针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对接相关政府部门,获取国有土地招拍挂信息、土地变更信息、生态环保部门处罚等信息。
给青年干部干事创业搭舞台。阿拉善高新区管户集中、税收业务相对复杂,征管力量相对薄弱且干部队伍比较年轻。阿拉善高新区税务局90后税务干部占50%以上,许多是刚步入岗位的青年税务干部,征管经验相对不足。该局将年轻干部作为各条线练兵比武的重点,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建立完善年轻干部导师导学制度,依托现有人才资源,立足本职岗位进行“师徒结对”,帮助年轻干部特别是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干部尽快掌握岗位所需业务知识,熟练工作技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展常态化职级晋升,适当增加年轻干部职级晋升职数,充分调动年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