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特宣布了新一代电动汽车的愿景。目前,传统整车行业在软件及前装产品的开发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虽然在硬件方面反而占据优势,但在与用户使用体验越来越密切的软件上,却始终无法跟上 特斯拉 这些新势力公司的脚步。
以特斯拉为例,通过无线OTA(Over The Air)更新,改善汽车的行驶性能和各种功能,包括Autopilot、全自动驾驶(Full Self Driving,以下简称FSD)等,为用户提供新的功能和内容。相反,传统整车行业只是简单的功能更新水平,如基本搭载的导航系统和娱乐系统。
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坦言:“福特目前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包电气零部件系统。由于多家供应商的软件模块使用的编程语言和结构都不一样,OTA更新实际上很难实现。”
(资料图)
福特仅在其车辆上使用的软件就有150家公司提供。因此,虽然存在多种功能,但这些功能的兼容率却很低。例如,如果想更新某项控制软件,必须找到“BOSCH”,获得软件更改权限。
吉姆·法利在解释这种情况时指出:“我们对电动化的学习不是关于提高行驶性能的动力系统,而是关于动力系统之外可以做的事情和软件。”
福特今后将在电动汽车开发方面提高软件的开发能力。福特的计划是,在培养自身软件开发能力的同时,新一代电动汽车架构完全从外部获得供应。这种策略的潜在好处是可以更有效地进行OTA更新。
其实面临这种困难的不仅福特,很多大型汽车集团也面临一样的问题。比如说大众,丰田,现代起亚!
原先就是这些大型的汽车集团旗下,往往根据不同尺寸和级别的车型采用不同的平台。而不同的平台搭载不同的软件,不同的软件又有不同的供应商提供。因为大型汽车集团有入门级车型,也有高端车型。有的车型屏幕是横置的,有的是纵置的,用户体验并不统一。
而新势力公司,从产品上非常精简。甚至开发一个纯电平台,适用于所有轿车,SUV,MPV。因此目前对于传统汽车品牌来说,他们正在简化平台,简化车型。把销量低的,没有发展前景的车型和平台去掉,精简之后,才能方便降低OTA更新的难度。
或者是像奥迪和大众一样,在中国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比如奥迪与智己,大众与小鹏的合作,就是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奥迪与大众的快速补课。
因此,传统汽车品牌也已经意识到了,在不断进化的电动汽车市场上保持竞争力,解决广泛的OTA更新问题是当务之急。
今年7月,福特通过OTA更新改善了其自动驾驶系统“Blue Cruise”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