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新闻网通讯员 张静
(资料图片)
何孝万,国网甘肃临洮县供电公司太石供电所上梁电力驿站的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54岁,自参加工作30年来一直坚守在上梁这片土地上。眼里的沧桑、眉间的刚毅,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洗得发白的国网蓝色工装,朴实而又憨厚。
我心安处,是对电网的追求
“招电工了,招电工了,高中毕业的可以去乡电管站里报名!”
30年前,村子里大喇叭传来的这一消息,让20岁出头的何孝万热血沸腾。“我要当电工!”他双手合十企盼梦想成真。
学习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最后他真的成为了一名国网临洮县供电公司的电力工人。
何孝万所在的上梁电力驿站,90年代曾经是供电所,后来是营业站,随着“双网融合、双格共建”高效的政企合作体系和政电服务网络的推进,现已成为电力驿站。距离县城65公里,平均海拔2480米,山路十八弯,道路狭窄崎岖,一弯更比一弯弯。
不论是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何孝万依然奔波在保供电一线,被汗水和雨水浸透的工装,他觉得这就是他引以为傲的勋章。
从刚开始骑着自行车去抢修,到后来的摩托车,再到现在的电力抢修车,他觉得抢修时效性越来越高了;从刚开始的翻山越岭入户抄表,到现在的远程集抄改造,他觉得工作质量更高了;从刚开始电管站的一间房,到现在的一排房,他觉得作为电网人他的归属感更强了。
踏破了易世繁华,逝去了青春年华,汗水洗染皱脸颊,又增添几丝白发。他从徒弟到师傅,再到带徒弟,他依然是一名最最普通的基层电力工人,负责保障10个自然村40个台区2336户用户的用电安全,运维10千伏线路32.8公里、0.4千伏线路60.5公里,奔波在直线距离最远达22公里的山间小道、沟沟壑壑里,守护万家灯火。
我心安处,是对电网的责任
“雪滑、路远,要不今天就别来了,明天再说!”
“那怎么行,今天非得去。”
何孝万还记得二十几年前临近年三十,说是豁岘村一用户家里没电了,是借邻居家的电话打的。等问清楚详细的地址后,他骑着摩托车准备出门,怀孕7个月的妻子知道拗不过他,嘴里只是说道:“路上慢些,小心些哦!”
距离客户家里17公里,这一路是何孝万这一辈子最难忘的。一路上,雪越下越大,走一路摔一路,路好的时候摩托车骑着走,路不好走的时候推着摩托车走,就这样跌跌撞撞终于经过了四个小时之后赶到了用户家里。
推开门,用户王老汉看见了像雪人一样的何孝万。淳朴的村民又是诧异又是感激地说:“娃呀,我们庄稼人用电不缺这一阵阵,以前摸黑不也过了多少年,不急的不急的!”
何孝万说:“你不着急,我还着急呢!你说没电了,我就想立刻赶到!”
最后客户家里恢复了供电,只听到何孝万淡淡地说:“灯亮了,我心就安了!”
雪大、天黑、路又滑,今晚家是回不去了。当他摸黑敲开附近中咀村初中班主任李老师家的门时,全身都已经冻透了,在老师家的火炕上捂着厚厚的被子,身子好久也没有暖和起来。
第二天,当何孝万元气满满的从老师家出来时,听到老师说:“既然选择了,就好好坚持吧!”一路上,老师说的话一直萦绕在他的耳畔,碾过厚厚的积雪,沿着电力线路的方向,何孝万一级杆一级杆地认真巡视着雪后的线路。
路虽难、肤虽黑,何孝万一如既往,用毅力和汗水奋战线路故障,始终坚守在电力保障一线。战严寒,斗酷暑,他始终践行着电力保障捍卫者的铮铮誓言。
我心安处,是对电网的信念
“每年大年三十你都争着,抢着去值班,今年孩子们都从外地回来,你就别去值班去了昂!”
“那怎么行,大年三十在站上值守,我心才安。”
妻子深深地知道,结婚二十多年来,所有的事情她都可以做决定,唯有与何孝万工作有关的事情,她是一丝丝都说不动的。丈夫温和却又倔强的脾气,在他的工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写过一篇作文《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名电力工人,工作非常辛苦,每天早出晚归,我早上起床他已经去上班了,晚上睡觉他有时还没回家。我和哥哥说,要么我们改姓‘电’吧,因为常听别人叫他‘电工’……”
何孝万自1992年参加工作起,他经历供电所机构合并、拆分、整合以及营业站撤销,多少年如一日他始终奋战在上梁地区供电服务的最前沿,打通服务客户最后一公里。
曾经群众眼里的电工小万,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电工老万。有时他忙完故障报修,着急忙慌的要离开时,昔日熟悉他的老友亲切地说:“坐下喝杯茶,看你也忙了半辈子了。”
何孝万的脚步哪能停歇,从日落到日出,从黑夜到白天,只为守护着那份光明,守护着他所负责的上梁辖区内2336户电力客户的那一盏盏明灯。
如今,何孝万的一儿一女已经长大,在外地工作而且条件都不错。他们对何孝万说:“爸爸,要么您提前退休,要么找领导说说给你换个岗位吧,您辛苦了一辈子,该享享福了!”
何孝万坚定地说:“你们说的什么话,我还年轻,我一定要干到退休的那一天!”
坚守是一种力量,身怀力量,就不怕道阻且长。多年来,何孝万是为数不多服务零投诉、报修零超时、客户满意度持续百分之百的“台区经理”。2022年更是被张掖市供电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
有幸被照亮,也想成为光。
这就是何孝万服务家乡电力客户,点亮万家灯火的意义所在,也正是最基层千千万万个和何孝万一样的最普通的电力工人赋予青春、赋予电网的最好答案。
责任编辑:江蓬新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