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情 > 正文
东营职业学院与科技公司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23-08-18 11:20:0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有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构建“产、学、研、用、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服务山东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近日,东营职业学院与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通过教学院与行业、企业的联合办学,建设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产业学院,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有效衔接,实现学校与产业之间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将产业学院建设成为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继续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实体,形成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探索校企双主体或多元主体办学机制,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加快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学与生产的有效对接,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按照专业对应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校企联合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开发新型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通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完善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接“十强产业”产业空间布局要求,围绕高端装备汽车、工程机械、农机装备、数控机床、海工装备、轨道交通、氢燃料电池7大领域建设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主动服务山东省社会发展需求。建立校企人力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在现代产业学院内部设立企业教师专岗和产业教授岗,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有计划地派遣相关专任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开展校企教师联合授课,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现代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承担现代产业学院内部师资交流、培训等业务,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载体。

通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加快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关注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和工程案例集。采取引企进校、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共建集实践教学、科技研发、生产实习、培训服务等多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将产业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统筹兼顾课程要素和生产要素,共同构建实践教育体系和生产性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工作环境。鼓励行业企业将工作生产革新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来源,安排企业导师进行全程指导,实行真题真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内容,针对专业特点进行科学规划与系统设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在素质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有效融合。创建校企合作产业园,建立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或基地,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共同推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通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深化与行业组织和产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发挥学校人才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共建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应用课题研究,联合开展企业项目攻关、产品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等工作,共享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共赢”,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张世勇)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