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乳企龙头公司,蒙牛乳业(下称“蒙牛”)的营收高度依赖于液态奶业务,奶粉、冰淇淋、奶酪等业务板块则相对较弱,营收增速难以担负起一家千亿市值乳企“第二增长曲线”的重任。
不仅如此,蒙牛此前定下的“2020年要市值营收双千亿”目标已食言三年之久,而今依然在路上。
归母净利减少20%
【资料图】
8月30日晚,蒙牛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1.19亿元,同比增长7.1%;毛利196.3亿元,同比增长12.44%,期间毛利率为38.4%;然而公司上半年增收不增利,权益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减少19.48%至30.2亿元。蒙牛表示,这主要是去年同期录得其他金融负债公允值收益7.74亿元及出售子公司获得2.42亿元,而本报告期没有此收益。
但这一说法并不能掩盖公司隐藏的问题。
上半年,蒙牛营收增速增长,或是建立在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的基础上。
作为参考,在另一大乳业巨头伊利集团销售费用同比几乎持平的情况下,蒙牛上半年销售费用比去年同期多花了约12亿,增加至139.06亿元,销售费用率上升至27.2%。公司方面表示,其中用于产品和品牌宣传及行销费用增加至约51.2亿元,以增加线下销售推广执行活动。
八成营收依赖液态奶
结合业务和产品来看,蒙牛上半年对公司内部组织架构做出调整,将奶酪业务单独剥离出来,目前共有五个经营分部,即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奶酪及其他业务(乳制品原料生产及经销贸易)。
具体来看,液态奶业务是蒙牛主要营收支柱,主要产品及品牌包括UHT奶(特仑苏、精选牧场)、常温酸奶(纯甄)、常温乳饮料(真果粒、酸酸乳)、低温酸奶(蒙牛0蔗糖纯酸奶、冠益乳、每日鲜酪)、低温乳饮料(优益C)、鲜奶(每日鲜语、小鲜语、蒙牛现代牧场)。
水芙蓉摄
在这一庞大的产品矩阵下,液态奶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416.4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例约81.5%,虽然较去年同期的83.1%有所减少,但依然在八成以上。
事实上,对市值千亿的“乳业巨头”蒙牛而言,过度依赖单一板块也说明业务结构并不健康。今年上半年,作为公司第二大板块的冰淇淋业务营收约43.09亿元,占比则仅为8.7%,奶粉、奶酪板块的营收占比则更小。
作为参考,国内另一大龙头乳企伊利集团上半年营收659.82亿元,前两大业务为液体乳、奶粉及乳制品,分别带来424.23亿元、135.21亿元营收,占比约64%、20%。
值得一提的是,液态奶作为蒙牛的主营业务,近年营收增速也处于波动之中。2020年-2023年,仅看上半年报告期,液态奶营收分别为325.65亿元、394.48亿元、396.65亿元、416.4亿元,期间增速为21%、0.55%、5%。
第二增长曲线难寻
营收过于依赖液态奶业务,乳业巨头蒙牛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
财报显示,公司第二大板块的冰淇淋业务上半年营收43.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公司总裁卢敏放在近日召开的中期业绩会上表示,这一结果低于自身期待的至少20%的增长,目前冰淇淋业务的高端和跨品类创新增长达到了预期,但是在传统渠道上增长不足,未来要将在两个方面都发力。
奶粉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奶粉分部营收18.94亿元,与2022年同期几乎持平,但较2021年上半年的25.47亿元减少三成,由此来看,蒙牛的奶粉业务近两年“不进反退”。旗下重点产品为瑞普恩、贝拉米婴幼儿奶粉,以及针对中老年人群的蒙牛悠瑞骨力配方奶粉。
事实上,相较于伊利,蒙牛在婴幼儿奶粉产品的发展一直较为乏力。卢敏放曾在三年前放话,“一个没有把婴幼儿奶粉做大的总裁绝对不是一个好总裁”,从最近两年的业务表现来看,奶粉短期内或依然会是蒙牛的短板、卢敏放的“心病”。
上半年,蒙牛首次将奶酪业务列为独立分部出现在财报内,上半年实现营收22.5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包含蒙牛集团旗下另一上市公司妙可蓝多带来的20.66亿元,如将其扣除,报告期内蒙牛自营奶酪产品带来的营收仅为1.9亿元,这与去年同期的5.46亿元(未将妙可蓝多业绩纳入报表)相比,下滑超6成。
事实上,妙可蓝多自身业绩表现也不理想。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超两成,净利润更是减少了78.36%,业绩滑坡之大让市场诧异。
卢敏放对此解释,奶酪品类目前在中国仍然处于早期培养的过程中,品牌和品类可能不会重复过去爆发式的增长。
由此来看,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增速,以上板块或都难以担负起一家千亿市值乳企“第二增长曲线”的重任。
水芙蓉摄
试图“以价换量”?
今年上半年,受此前产能快速扩张和消费缓慢复苏影响,乳业面临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行业困境。多家媒体曾报道,上半年以特仑苏、金典为主要产品的高端白奶市场迎来“降价潮”,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也发现,“特仑苏没有以前那么贵了”。
尽管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在业绩会上对此表示,上半年特仑苏、每日鲜语等高端产品并没有做市场端的价格让利,并预告,未来特仑苏最高端的牛奶还会涨价。但《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近日特仑苏在电商平台的消费终端价格“极具性价比”。
8月31日,特仑苏淘宝旗舰店内250ml*16包*2箱的组合装,补贴后售价为89元,即2.78元/包,其正常价格在5元/包左右。作为高端品牌的特仑苏,而今单价和普通白奶相比只贵了不到三成,与其直接竞品金典纯牛奶相比也更便宜。例如,蒙牛纯牛奶组合装规格250ml*24包的组合装,补贴后售价为52.8元,即2.2元/包;金典纯牛奶250ml*16包组合装补贴后售价为58.5元,即约3.66元/包,经典纯牛奶的单价高出蒙牛66%。
这种促销活动会持续多久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以价换量”会对特仑苏高端品牌形象、业务利润率等方面造成影响。
早在2017年,刚刚上任的卢敏放就提出“双千亿”的目标——2020年要实现营收和市值双双达到1000亿。就目前来看,公司市值已达成目标,截至8月31日收盘,市值为1040.15亿港元,而“千亿营收”的豪言却屡次跳票。2020-2022年间,蒙牛营收分别为760.3亿元、881.4亿元、925.9亿元。
从上半年511.19亿元的营收表现来看,今年公司距离“千亿营收”还有一半的距离,在消费相对疲软、阶段性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蒙牛能否在不牺牲利润的前提下达成这一目标,市场依然持有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