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罗茂林)7月6日至8日,以“智联世界 生成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简称WAIC)在上海举办。7日上午,在启明创投论坛“生成式AI与大模型:变革与创新”上,启明创投携手未尽研究,共同发布《生成式AI:State of Generative AI 2023》报告。
相较于2022年被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年,扩散模型应用取得突破,2023年则把大模型推向了一个高峰,以GPT-4发布为标志,生成式人工智能朝着通用人工智能方向进入创新应用阶段。报告认为,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特征,是应用、研究、监管,合力开辟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之路。
报告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国似乎受到了更加热情的接纳:政府鼓励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任何一家大企业都无法不关注它;许多从事知识工作的中小企业,已经先用起来再说。面对这一革命性的技术,所有企业都被卷入。它们节奏不同,介入程度不同,成为新技术浪潮下的守成者、创新者、采纳者。它们的利润率被永久改变。
报告认为,算力目前是最稀缺的资源,也处于最容易获利的要津。算力是大模型成本结构中最大的一块,GPU的性能,实际上决定了这个新兴行业的步调。随着算力与模型的进步,更多初创企业正在涌入。它们抢到了时间红利,但也面临竞争和可能的巨头碾压。可以说,这是初创企业的蓝海,也有航道下的暗礁。
竞争促进了创新。与2022年快速涌现出的生产力工具方向的创业公司不同,2023年,有更多比例的新公司聚焦在底层技术创新。大模型创业公司也开始分化,在通用大模型创业公司方兴未艾的同时,许多面向医疗、电商、科研、工业、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等特定方向的垂直大模型公司开始出现。
对于目前社会上关注的监管问题,报告认为,当前政府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监管反应相当及时,各国也出现了不同的特点。中国在迅速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办法并征求意见的同时,也在鼓励发展通用人工智能,北京、上海、深圳是最具雄心的第一梯队,均提出了较具雄心的人工智能科研、创新与产业目标。欧盟继续在监管和立法方面领先,一如其五年前率先推出GDPR。美国更在意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先地位,正在形成以风险管理为原则的监管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