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合肥楼市,价格越来越贵,产品越来越卷,户型越来越大。之前,提到改善,大家头脑中首先想到的是滨湖、高新。可现在,合肥改善遍地,县城都开始做200多㎡的大平层。
(相关资料图)
肥西名邦上河印,最小户型140㎡,主力户型200㎡;肥东和睦湖壹号最大户型更是做到了225㎡。这在之前,根本不敢想象。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截止到7月份,合肥今年诞生32个纯新盘(不包括租赁、安置、城市更新等),其中22盘已释放户型面积段,仅3盘将起步户型设置在100㎡以下,且都是县域产品,合肥主城的门槛已经达到了100㎡以上。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滨湖起步户型飙到120㎡,200㎡大户型比例增多;蜀山、包河、高新等均在攀高;县域同样掀起大户型之风,以名邦上河印为例,在肥西主城板块,最小户型140㎡直接刷新肥西在售新房起步户型记录,主力户型200㎡也超过了肥西市面上的新房。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名邦上河印建面约200㎡户型示意图
是谁给了开发商勇气?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价格门槛攀高+大户型盛行,有人说是开发商驱利,通过大户型减少房源套数,缩短去化周期;也有人说是开发商取巧,大户型更容易设计产品。大户型+门槛拔高,诚然有开发商的助力,但也离不开楼市的大多数。
1、政策鼓励改善需求
楼市的走向,不是开发商一方可以左右的,它们只能算顺应者和推动者,但很难充当决策者。
无论是多孩家庭购房政策、认房不认贷、限购政策趋松,对改善性需求的支持,还是竞品质拿地、试点“第四代住宅”,对产品力的高要求,都为改善客群创造条件。
2、供应跟着需求走
开发商拿地前后进行大量市场调研,根据需求设定楼盘定位,大户型走俏已成趋势,产品力足够好的前提下,改善客群对价格抗性并不大。刚需客群受制于预算,更倾向选择其他板块新房或同板块次新房。
以瑶海某楼盘为例,大户型不够卖,而105㎡小户型去化缓慢,给后续楼盘提供参考,纷纷提高大户型占比,以迎合市场需求。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让人感到诧异的当属肥东华盛和睦湖壹号,建面约116-225㎡。毕竟,肥东在售楼盘主打刚需低总价,户型偏小,100㎡以下户型选择较多。这一波差异化,能否赢得地缘性改善客群的认可,仍需持续关注。
3、买房回归居住属性
买房不再躺赢,投资退场,房住不炒,更多地考虑生活的舒适性,比如户型、装标、公区建设、园区等,倾向于置换房产选择更优质的新房。
4、房价仍很稳
这一波房价格局已重塑,不考虑装修或毛坯,较此前约上涨2000-3000元/㎡,具体视板块而定。总的来看,新旧项目接力入市,整体价格拔高在合理范围之内。
结 语
2020年至今,合肥楼市的主力军一直是改善客群,若没有足够差异化的作品亮相,很难进一步吸引改善客群。而新房中的低门槛越来越少,新房市场的改善购买力是否具有持久性,留给刚需的机会还有哪些?开发商卷示范区、卷产品力、卷户型,不妨也优化一下产品结构,兼顾刚需、改善需求,更利于合肥楼市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