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是著名的考研导师,从网络走红后,他开始将自己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进军高考志愿的填报领域。
(相关资料图)
张雪峰从北京迁到了苏州,成立了专门的公司,公司目标是为广大考生指明未来方向。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张雪峰有先发优势,毕竟他在各大互联网平台风起云涌之前,已经在网络成名。
张雪峰借用已经成名的优势以及出众的口才,迅速在各大平台积累了上千万粉丝。
他时常在网络上评论高等院校,发表大学专业的报考建议,多次引起争议。这次,他真的闯祸了,所说的言论被“群殴”。
张雪峰在视频当中直截了当的称,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长,孩子非要报考新闻学,我一定把他打晕。
张雪峰进一步表示,闭着眼睛报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
张雪峰为何得此结论呢?他也并非是一时兴起,胡言乱语。
张雪峰称,现在人人是自媒体,学新闻传播的人中,八成没有从事本专业。
张学峰此番言论后,引起传媒大学教授的炮轰。
重庆大学的一位传播学的教授发文批评张雪峰的言论,认为张雪峰是在忽悠孩子报志愿。他称张雪峰本人就是在享受着传播的红利,吃着传播的饭,砸着传播的锅。
在张雪峰言论引发网络讨论后,权威部门教育部重磅发声,教育部表示,严肃查处收取志愿填报高价咨询费问题。
张雪峰涉及高考志愿填报领域。他的咨询填报费用有的上万元,有的高达几万元。教育部的发声,无疑让张雪峰的业务雪上加霜。
查询张雪峰老师的高考志愿填报的专栏内容,目前已经下架。
中国教育报对张雪峰几乎是点名批评。中国教育报在2023年6月22日出版的评论文章,炮轰张雪峰的网红言论。批评张雪峰只顾就业,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人兴趣,具有误导性。
各方对张雪峰此起彼伏的批评后,他也害怕了。张雪峰发文表示,突然有种感觉,我离被人搞不远了。
张雪峰老师是聪明人,在风口浪尖之下,他明显收敛了个人高调的姿态。有些话他只有以“我有一个朋友”的口吻向大家传递,不再敢直接“口出狂言”。
社会正在教给张雪峰更多的知识和内容。
未来,张雪峰老师会不会面临业务匮乏问题,公司经营能不能持续,都将是未知数。
从理论层面上看,张雪峰老师的言论确实存在一定的偏见。从教育上看,我们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追求心中理想,实现个人抱负。
现实是残酷的。学生在大学学完专业知识后,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生存问题。张雪峰老师只是从生存角度给学生更多的参考和意见,他的言论可能存在争议,但确实给更多的家长和学生打开了思路,这不就是我们所倡导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吗?
很多人站在一定高度上会说,要让学生按照自我的兴趣发展未来。如果一个老师仅仅以这样一句话去告诉学生,而不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那这种言论毫不负责。
作为一个学生,他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书本知识,他的思想层级和社会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
学生所认为的兴趣,并不一定是他真正的兴趣。
作为老师,应该帮学生发掘所追求的真正兴趣,或者是对他未来真正有益的事情,以防他后悔。
什么叫兴趣?真正的兴趣是你做了这件事,发现了这件事存在困难,但你内心仍然要去完成,要去做,这才是真正的兴趣。而不是从来没有干过一件事,但就是喜欢,内心想做,但当真正做这件事的时候发现,不适合,不想做。
这不是兴趣,是在臆想。
高考志愿的填报指导,真正对学生有意义的是:让学生区分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是来源于臆想,还是真实的兴趣。
我想,这也是张雪峰老师能够有一定支持度的原因吧,他在帮更多的学生区分梦境与现实。
梦是要做的,但现实绝对不可忽略,否则可能连觉都睡不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