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融 > 正文
你曾因为过于「敏感」而羞耻吗?
来源:简单心理      2023-08-22 10:42:16

最近,我又重温了《再见爱人》第一季。


(资料图)

过去看《再见爱人》,我总是沉浸于探察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嘉宾的互动中寻求爱与不爱的蛛丝马迹。然而这次,我的目光被细声细语剖白内心的郭柯宇深深吸引。

图片来源:《再见爱人》第一季

「她的表达真诚、细腻,像一根敏锐的探针,扫视着生活的边角,再精准地将之呈现。」《人物》作者林秋铭在一篇题为《郭柯宇 敏感从何而来》的访谈文章中如是形容她。

01

童年时,我曾因敏感而羞耻

在《人物》的访谈中,郭柯宇从自己对生活的敏锐感知说起,讲到了童年记忆里情绪化的父亲,「父亲施加在郭柯宇身上的疏远和凝视,使她在后来的人生中不断审视自己」。

和郭柯宇很相似,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母亲也是个情绪化的人

开心的时候会带我去逛很久的街、买很多新衣服、吃麦当劳肯德基;不开心的时候对我的错误容忍度几乎为零,一旦我做了不顺她心意的事情,她便会把强烈的情绪发泄在我的身上。

儿时的我总是担惊受怕,惶恐自己的任何举动引起母亲的不满。也由此学会了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努力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以做出合适的举动来讨得她的欢心、避免她的责打。

图片来源:《我的解放日志》

在和情绪化的母亲相处的过程中,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我变得十分敏感。这种敏感后来逐渐从「敏锐察觉母亲的情绪状态变化」泛化为「敏锐察觉生活中的一切变化」。

可是,在不轻易表露情感、也不认可情绪价值的父亲看来,这样的敏感是多愁善感、想太多的表现,我的情感需求也常常被父亲看作是矫情的、做作的,得不到正视和承认,更遑论获得足够的关注与及时的回应。

在想太多、多愁善感、矫情做作这样的标签浸泡之下,我也内化了父母对情绪的拒斥,开始对自己的敏感产生羞耻,构建起「敏感是不好的」这样的认知。当发现自己有情绪时,我也常常像父母一样用神经质、矫情做作这样的话语指责自己。

图片来源:《我存在的时间》

02

长大后,我重新认识了敏感

这种情绪耻感直到高二才逐渐消散。

高二,我不顾父母的反对,退出了理科试验班选择了政史地,进入了新班级。在新的班级里,我结识了一群拥有着相似情感磁场的朋友。

我们可以一起欣赏凌晨五点半窗子框起的粉红色的天,惊叹一群鸟突然从树丛跃起飞向天空的最高处,目睹大风排山倒海般地涌来并感慨「好像一场电影啊」。我们还可以一起在宿舍熄灯后拿出偷偷带进学校的MP3,躲在小露台上小声谈论自己的心绪——关于过去、当下未来的一切,让人痛哭的、让人大笑的一切,光明坦荡的、隐秘晦涩的一切。

图片来源:《花与爱丽丝》

不同于我的父母,高二我所遇到的朋友们可以看见我、正视我、承认我并回应我,她们让我知道,敏感并不是「矫情」,也不是「做作」,敏感可以被允许。

在和她们的相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似乎能比别人更精准地捕捉到身边人的情绪变化,也能对朋友们的情绪起伏给予适时、适当的反馈,所以她们总是会用「善解人意」来形容我,我也因此收获了许多段推心置腹的友情。

此时我意识到,原来敏感也可以成为一种天赋。

图片来源:《凪的新生活》

诚然,在这个崇尚身强体壮、坚韧不拔、开朗外向的社会中,敏感者总是格格不入,常常会被旁人贴上异类、神经过敏、甚至疯子的标签。

但是,高敏感其实并不等于脆弱,也不是一种问题,反而是一种值得珍视的特质和能力。由敏感衍生出来的共情力、洞察力和想象力将帮助我们建立更深刻的亲密关系、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是我们生而为人的证明,认真生活的证据。

为了帮助你深入了解这一特质,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我们开发了「高敏感人格特质评估测试」,结合Elaine Aron的高敏感人群自测量表以及国外学者对于高水平感觉处理敏感性的最新研究,从易被刺激、深度加工、低感觉阈值三个维度,全方位评估你的敏感特质,并为你制定专属的成长指南。

「测一测你是高敏感人群吗」

原价:199元

限时三天免费测试

扫码免费领取测试

参考文献

————————

伊莱恩·阿伦:《天生敏感》,于娟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

GQ报道:《当渴求情绪价值时,我们在渴求什么?》,2022年9月20日。

作者:粥

责编:kk,粥

▽ 点击阅读原文

重新认识高敏感特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