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融 > 正文
信访变信任后进变先进
来源:山西日报      2023-08-25 08:37:36


【资料图】

今年3月份,因为信访举报量大,武乡县上司乡郑峪村被列入全省第三阶段“三个一批”治理整治重点村。时间过了不到半年,当记者再次走进这个村庄时,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田间地头瓜果飘香,工厂车间机声隆隆,党员干部精神抖擞,村民群众干劲十足,村内村外呈现出一幅蒸蒸日上的乡村振兴图景。  为什么变化这么大?郑峪村党员群众说,这多亏了党的坚强领导。省委高度重视做好群众工作、信访工作,要求健全“党建+信访”工作体系,各级领导干部主动到群众中去、往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帮助群众解释疑虑、解决烦恼、解开心结。武乡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督办化解为中心,开出建机制增强活力、清积案化解矛盾、强产业助力发展“三大处方”,走出了一条以案促治、带动乡村振兴的“三个一批”治理整治创新之路。

敲定工作机制,激活整治活力

“全村共有217户578人,其中贫困户34户111人,现有监测户2户4人。党员29人,班子成员7人。”  “原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执行重要制度不严格,漠视群众利益,村‘两委’日常工作不规范。”  ……  这是今年3月份,郑峪村被列入“三个一批”治理整治重点村后第一次党员大会时,“三会一课”记录本上的内容。怎么办?县乡村三级干部对郑峪村整体情况进行集中“会诊”,并最终敲定了“主抓—监督—协同”整治机制。  武乡县成立工作专班,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纪委书记、分管常委、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21个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责成乡镇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村两级主干任成员的工作组,第一时间出台《关于上司乡郑峪村“三个一批”监督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之后,市县领导多次深入郑峪村调研,现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针对性指导建立“三清单”台账;县纪委班子成员严格按照全覆盖包联制度,制定下发“一村一策”,协调推进监督治理工作。县乡村三级干部全部下沉一线,耐心倾听诉求,全面吃透村情;部门、乡镇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合力攻坚。  机制决定方向,组织凝聚力量。郑峪村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根本途径,让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党支部书记牵头抓总、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从工作部署、任务落实等方面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优化班子结构,强化党建履职考评,对履职不力的班子成员及时调整岗位。  “咱郑峪人决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郑峪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宏在逆境中迎难而上,组织评选党员示范户、设立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以全面提升,党旗始终在“三个一批”治理整治第一线高高飘扬。

构建沟通渠道,破解信访难题

信访矛盾长年累月积压。要想“摘帽”,对郑峪村来说不是个简单的事。2022年郑峪村共有5件信访实名举报均为同一案件:赵某某等存在套取集体资金问题。  “必须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武乡县纪委包村干部、郑峪村“两委”干部本着查深、查透、查清楚的决心,户户走访、细细查账、条条梳理……终于剖开了事情原委:2002年至2013年,赵某某等三人套取粮食补贴13235.5元、坐收坐支集体机动地租赁款11708元。  人民利益,不可侵犯。今年6月28日,郑峪村党员大会再次召开,宣布给予赵某某党内严重警告,其余两人都给予了相应处理。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郑峪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开展群众诉求和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采取“首接首问责任制度”和“分类处置法”,逐一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诉求3大类116条。  郑峪村针对性制定党务、村务、财务、廉政教育等各方面工作制度32项;组织村“两委”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村内发展规划;成立5个小组开展入户调研,共走访87户,收集汇总意见建议7方面152个;组织全村党员带头参加环境整治、为民排忧解难等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20余件次;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队入村表演,组建村锣鼓队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协调水利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解决群众吃水、出行困难问题12项。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郑峪村党支部制定清廉村居建设工作计划,组织全体党员在八路军烈士陵园、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地多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落实“三务全公开”制度,深入推进“党务村务晒晒账、党员群众来监督”主题活动,以张贴公示的方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现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监察联络员“三员合一”,并聘请1名有责任心、素质高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村清廉建设的监督员,推动清廉村居创建工作向纵深推进。  “‘三个一批’帽子既然戴上了,那就用实干摘了它。”在张国宏的心里,这个“帽子”更是一种激励,“老百姓选咱当了干部,咱就不能让他们伤了心。”听完天气预报,张国宏坐不住了,“天气预报说有强降雨,党员干部赶紧去村里转一转,特别是在高陡边坡附近居住的村民,务必让他们及早转移。”在“两委”干部群中发了语音,他便匆匆忙忙跑去了村民家中。

延伸产业体系,发展集体经济

“当了一辈子农民,这是我第一次领到分红,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有盼头。”在郑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分红大会上,“股东”魏小平乐呵呵地说。  “村子没长进,村民哪会有信心。”一直以来,郑峪村经济来源单一,全靠传统种植业为生,村集体经济为零。正如魏小平所说,那时候的郑峪村,挖不出资源,留不住年轻人,更别提发展和振兴。  “破局,必须在产业上做文章。”为了让村子“长进”,郑峪村“两委”班子憋着一股劲,多次前往襄垣、左权、榆社等地参观学习,并利用国家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0万元,投资新办武乡县佳郑建材有限公司,生产免烧混凝土建材制品,当年就收益15万元。  村集体的锅支起来了,怎么把火越烧越旺?郑峪村“两委”班子把目光转向“筑巢引凤、以地生财”,采取土地出租、项目引进、合作开发等村企合作方式,推动武乡县红色酒业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白酒生产项目和武乡绿色家园有限公司铝蜂窝大板加工项目相继落户,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4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固定就业80余人,灵活用工就业300余人。  目前,郑峪村已经有220户577人全部获得分红,村集体经济由“空壳村”向“百万村”蜕变。张国宏边走边说:“我们还准备将本村文化与村民技艺相融合,建设生态农耕文化休闲旅游景区,以链养链,倾力培养产业新增长极。”

陈俊琦 赵海鹏 孙媛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