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苹果,供学生”,这是甘肃静宁群众的两件头等大事。苹果之乡静宁素有崇尚文化、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以发扬“苦抓、苦教、苦学、苦供,苦帮”的“五苦”精神著称。
4月18日,中国教育报刊社“助力乡村振兴送教行”公益活动团队的专家们来到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从当地教育发展实际出发,围绕“教育理念现代化”“校长情怀与学校价值”“数据驱动评价改革”等话题,与静宁县、庄浪县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共300余人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资料图片)
启动仪式上,平凉市副市长丁富强表示,这次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织的“助力乡村振兴送教行”活动,是对平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次把脉问诊、传经送宝,对于加快全市教育教学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将以此活动为契机,群策群力,坚决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开创全市教育事业新局面!”丁富强表达了对此次活动助力当地教育实力提升的殷切期望。
构建教育现代化发展新模式
“没有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4月18日上午9点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韩民关于“教育理念现代化”的分享,让听讲的干部教师们备受启发。
近年来,韩民一直关注教育现代化和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在他看来,教育理念决定教育实践,要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人的终身发展。
“要成为一个更好的教育工作者,唯一的途径就是终身学习。”韩民表示,终身学习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就是要转变偏重学校教育、忽视继续教育,偏重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教育,偏重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培养,偏重学科教育、忽视综合学习的观念,积极推进教育和学习的终身化、开放化、融合化、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韩民指出,终身学习呼唤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呼唤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现代化。要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革新教育方法,把教育教学的重点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与素质培养,促进教育教学的个性化,努力提升教育的质量和针对性,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注重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整合与融合,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与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更全面的评估框架。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但听报告的教师仍意犹未尽。静宁县第二中学教研中心主任、高中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吕建祥说:“韩民老师的报告切合实际,内容翔实,使我受益匪浅。我们要及时主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真正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做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践行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在坚守与创新中办“大教育”
“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在下午的《校长情怀与学校价值》专题报告中,西安高级中学校长辛军锋追忆青年时代,回溯艰苦时期的奋斗历程对自身教育情怀的塑造,肺腑之言引发静宁、庄浪两县教育人深刻共鸣。
辛军锋将自身职业生涯和前沿教育理念有机结合,立足20余年间担任4所中学校长的丰富经历,提炼出多维度、多层次育人思想。
基于在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工作时,用6年时间一改其校舍破旧、生源流失的落后面貌,扶持特色教育蓬勃发展、教育质量逐年提升的经验,辛军锋提出“坚持现有制度,强化规则意识;变道超车,特色发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增加新鲜感,不定期改善办学办公条件;建立共同愿景;建设坚强领导群体”等6点普通中学改善办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结合在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西安市第三十中学任校长时期的工作经历,辛军锋从“梳理办学思想、营造育人环境、开发校本课程、树立精品意识”4个方面,针对艺术特色学校建设提出建议。
以传承延安精神的西安育才中学为例,辛军锋分享了“提炼学校精神、利用校史资源、重塑校园文化”等红色基因学校的特色发展途径。在介绍西安高级中学建设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学校的先进办学经验基础上,辛军锋对学校教学工作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素养为中心、打造体验式环境和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加以强调,讲解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国家未来需要育人”办学目标的深刻内涵。
将学校发展的三个阶段总结为“校长治校、制度治校、文化治校”,辛军锋认为,学校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培育出成熟鲜明的办学文化,如此方能行稳致远,实现长足发展。
辛军锋希望在座的教育工作者在坚守与创新中办“大教育”,将家国情怀融入到办学中,“为教育中华民族的新后代而努力”,培养具有“家乡精神、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优秀学子。
辛军锋的报告在深入浅出的讲述中饱含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辛军锋校长的分享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校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学校办学要有发展特色,要提升教育质量,才能实现良性发展。”静宁县第一中学副校长杨雪辉说。
用数据驱动教育评价改革
第三场报告一开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办公室主任秦建平就抛出两个问题:“如何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后,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如何综合施策让县中生源流失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使县中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针对当前县域教育情况,秦建平深入介绍了教育质量提升的一条路径:推进评价改革,利用过程性学情分析评价数据和考试数据分析,诊断识别学生最近发展区,开发学生潜力,改进教学提升质量;运用学情分析数据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通过做题、认题、命题、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改革、管理学生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此过程中,数据成为帮助落实精细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工具。
随着干货满满的课件一页页展开,秦建平运用翔实数据和经典案例,就听众们关心的问题逐一答疑解惑。讲授内容系统全面、条理清晰,其中还穿插着他对国家近期相关政策的个性化解读和认识。
最后,秦建平通过案例展示和实证检验,详细介绍了新高考选考科目诊断内容,为教师应对新高考模式的挑战提供了一种实验性的借鉴。
认真聆听完报告后,静宁、庄浪两县教育局局长均表示,秦建平主任带来的前沿理念和资讯,让人很受启发,希望能把绩能系数分析等最新的评价体系尽早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本报甘肃静宁4月18日电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19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