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期货 > 正文
音乐名家贵州采风|叶小钢:到贵州汲取民间音乐的丰富养分
来源:天眼新闻      2023-08-24 21:38:37
01:56

“你刚才唱的这首,起承转合做得很好。你是如何处理的?原来的唱法就是这样的吗?”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钢与丹寨县苗族女歌手余秋阳进行热烈的交流。

“这首《家乡好地方》是我们丹寨县的八寨苗支系的飞歌,原唱比较平,我就琢磨着用气息来改变一下声音的强弱。”余秋阳微笑着回答。

“原先的作品也是这个长度吗?”叶小钢又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是的。”余秋阳点点头。

“那请你再唱一遍?”叶小钢做了个请的手势。

余秋阳拿着话筒,亮开嗓音再次唱起苗歌《家乡好地方》。一曲唱完,热烈掌声再次响起。余秋阳落落大方地回了个礼,但内心还是很激动,毕竟,国内一流的音乐家在认真地听自己唱歌呢,那种被专家重视被欣赏的感觉简直妙极了。

“平时大家都是这样唱的么?”

“都是这样的,我没有改变,只是在气息上处理了一下。”

“你的表现很难得。你的前辈或其他人,有没有教年轻人这样传承苗歌?”

“我和一些热爱苗歌的前辈一直在做传承,尽管并不容易,但我还是会一直坚持下去。”

“很好!有机会我请你们到北京演唱。”

听到音乐大家向她发出邀请,余秋阳感觉心要跳出来了。

8月22日是“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全国音乐名家大型采风创作活动的第一天,来自全国的10位音乐名家走进黔东南州丹寨县。在龙泉镇卡拉村“银匠村”的国春银饰有限公司会议室里,采风团与黔东南州及丹寨县音乐界进行深入交流。现场,余秋阳展示了两首苗族歌曲,熊强吹着木叶伴奏王芳的南皋支系苗歌,王方许独奏苗族夜箫,王登登独奏苗族芦笙,精彩表演博得采风团成员纷纷点赞。中国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采风团团长熊纬,向熊强详细了解吹奏木叶的技巧,熊强拿着杨梅树叶分给大家观看,引得音乐名家们啧啧惊叹。

“贵州是一个民间音乐宝库,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区域,各少数民族和谐,都在为共同富裕和民族复兴努力奋斗。”叶小钢对贵州有着较深了解,1979年曾到过与他一起在中央音乐学院就读的同班同学、后来成为著名作曲家的瞿小松的贵阳家里。他说,对于音乐家而言,贵州就是一个宝藏,音乐家可以在这里汲取各种音乐元素的养分。这次以采风的方式深入贵州民族地区,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想到很多地方去。”

叶小钢说,组织音乐家在贵州采风,目的是让音乐家感受到火热的生活,通过调研、学习、研习民族音乐,同时感受当地人民群众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音乐家会获得创作的灵感。民族文化的力量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决心,在音乐家的心里跃动。

叶小钢认为,音乐家的创作需要时间的陶冶和酝酿,他相信采风之后会产生一批很有意义的作品,民族文化在新的时代会有新的表达。他表示,采风活动后,中国音乐家协会将有一个音乐成果汇报展,以此向音乐艺术致敬,向贵州这片土地致敬。

叶小钢到过贵州多次,此番到贵州采风,看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如苗族蜡染、苗族服饰、苗族银饰之后,感受颇深。他说,过去的贵州高山阻隔,如今已是一番新景。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山其实藏着海量的文化财富,对于民生福祉和地区发展是一个新的起点。“贵州还是那个贵州,但面貌已发生巨变,建设日新月异,交通四通八达,人民安居乐业。”他表示,这对于音乐家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作品,是一个很好的“触发器”。

叶小钢一直有创作贵州题材作品的打算,他称借这次在贵州采风的机会,好好考察、调研、学习。他观摩蜡染画师的原生态绘画,参观蜡染文创产品,体味丹寨传承人用古法制造的皮纸,考察苗族音乐的深邃意蕴,所思所感均由心底生发。

叶小钢创作作品题材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剧、影视音乐等,尤其在声乐交响化创作上独树一帜,在国际乐坛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他创作的经典声乐交响作品有《地平线》《大地之歌》《喜马拉雅之光》《草原之歌》《少陵草堂》等,《地平线》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星光》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奏,他本人荣获美国古根海姆基金会作曲奖。叶小钢用音乐讲述着生动的中国故事,用音乐与世界互动沟通。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

视觉/赵怡

编辑/赵怡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