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王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行草编”上海市市级传承人。作为新一代传承人,她积极探索从传统平面编织转向立体编织,将草编与其他元素进行融合,使传统草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近年来荣获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嘉定工匠、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工匠等荣誉称号。其作品《花开富贵》在中国第五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技艺比赛草柳藤编组中荣获第二名。
诞生于嘉定的徐行草编,从遥远的唐代出世,兴盛于明清,一直走到了21世纪的今天。2008年徐行草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又入选为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资料图)
对大众而言,“非遗”两个字似乎天然带着一种上古的、静态的气息,如何把非遗草编的业态盘活,让它更好地传承下去,并且让这些草编作品从展示柜里的工艺品成为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这些都是王勤不得不进行思考的问题。
目前,徐行镇的黄草编织手艺人大约在200到300名之间,她们中绝大多数为退休妇女。年轻一代中掌握这门技艺的少而又少,在王勤的“草编名师工作室”里,仅有两名“85后”全职从事草编工作。
工作室是她在2014年时从市级传承人计学成的手中继承下来的,这个位于徐行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的工作室,属于非盈利性质,大家仅能赚取不高的工资。
2019年,上海徐行草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徐行草编的商业潜力终于开始被渐渐发掘。但是,公司在传承草编文化和开拓商业价值上正面临着不少挑战。师傅对草编的热情感染了她
在王勤的记忆里,直到上世纪70年代,草编仍然是徐行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从事的营生。进入上世纪80年代,农民们纷纷进入工厂,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草编渐渐成为一项被遗忘的技艺。
王勤喜欢手工,从小看奶奶和妈妈编织,耳濡目染之下,自己也学会了草编。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在皮鞋厂工作的她拜草编大师计学成为师。会编织的人越来越少,她心里生出一种责任感,从此只要一有时间就跟着师傅学习。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皮鞋厂关门,王勤开始转型成为一名全职草编人。
计学成对于编织的热情和投入,也深深地感染了她。
除了工作室,计学成曾经也在残联下属的培训基地阳光工坊中担任指导老师。阳光工坊的项目成立了十多年,他是第一批指导老师。“他是一个很热心的人,虽然年纪也大了,但还会开着电瓶车去工坊教学员。当时我们村里面也有工作室,他会画好图纸,然后指导村里编织的妇女。”王勤回忆,“我们当时还有个徐航合作社,师傅退休以后,经常会设计一些图纸给他们,亲自教他们。做这些事情,他从来不计报酬,全身心地付出。”
师傅日渐老去,身体也每况愈下。2014年,他正式让王勤来接手草编名师工作室,也把自己对于草编的梦想交付给王勤,由她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传承草编队伍需要年轻人王勤记得:“最早的时候,我们编一个包卖出去是一块多,后来变成两块多。听说我妈妈这辈人年轻的时候,一个杯套就几分钱。”
当时,草编是人们生活中日常的劳作,但随着时间推移,因为从事草编的人越来越少,它失去了生生不息的活力,渐渐成为展示在陈列柜里的工艺品,开始和“非遗”联系在一起。
草编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7年,对于王勤的师傅计学成和她本人而言,工作室最主要的职责在于将徐行草编的文化传承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他们让我们出去参加展览展示,让我们去学习交流。”
2017年的时候,同济大学组织了一个传承人的研培研修班,王勤也获得参与机会。“在认识了很多老师,通过和他们交流以后,我们和竹编的老师合作,做了一个竹编和草编结合的龙凤果盘。”她说,“我们得到了大力的支持,有很多走出去的机会。”
宣传的力度也在增大,随着大家对于徐行草编的了解变多,就有不少年轻人愿意来学手艺。王勤她们每年都会组织一个培训班,从中挑选一些年轻力量加入传承队伍。传承培训班开办以后,报名的人还不少。但是真正让大家沉下心来从事这项工作,把它当成毕生的事业,其实并不容易。
“年纪大的一辈人肯定要有年轻人把这个接力棒接下来,通过他们再来带动下一代的年轻人。比如说,像我现在相对来说还属于年轻的。”王勤说,
“我们传承队伍需要年轻人,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一是因为做编织比较枯燥,然后经济收入也不是很高,而且现在选择又比较多,那么可能要经历蛮长时间才会找到合适的人才。”
为了让徐行草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2019年,上海徐行草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立了。王勤承认,公司成立前,她们只是一个属于徐行镇文体中心下面的一个工作室,它并非盈利性的单位。“我当时是以传承为主,因为我们是属于一个非遗的项目。我们基本上都是做公益性的活动,工资不是很高。”
她希望,随着公司的成立,徐行草编可以好好运营,将来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把团队更好地发展下去。
实现商品化才能保护整个产业2019年公司成立以后,招到一批来自各个行业、拥有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加入。其中有社工、村干部,甚至海归,大家怀着热情加入到对非遗项目的运营保护和发展的团队当中。
一名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我接触草编以后,才了解到这是一个上海土生土长的传统本地文化,它不是一个海派的文化,从种植到最后销售完全活态的传承还是在本地。”
“现在很多还在编织的阿姨,年纪已经非常大了,包括王老师也已经退休了,她们的付出和收入其实是不成正比的,那么为什么她们会坚持下来?这个只能是因为她们真的喜欢编织这门手艺,所以我们也是在保护和传承这一门手艺,同时我们也在不停地尝试新的材料和工艺。因为草编经历这么多年,随着人们的使用方式和审美的变化,其实需要一个升级。”
长期以来,草编在徐行地区是一个生产和加工的业态,最薄弱的环节在于销售。“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重新设计出年轻人喜欢的、时下国潮流行的东西,能够以商品化的形态,而不是工艺品的形态销售出去。因为,只有商品化才能保护整个产业。”这名负责人表示。
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行草编近年来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每年享受专项拨款200多万元,专用于保护传承。但要让它成为一个真正的活的业态,不能被动地依靠政府。
徐行镇文体中心周主任表示,以徐行草编公益项目为主的十四五规划,还是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校园传承和品牌打造为主。
目前,这个非遗项目的赢利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王勤的工作室,承担了包括制作、打样、以及对于传承人的培养任务。同时这一块还承接了各个长期的项目,比如嘉定区残联的阳光工坊的残疾人培训项目,以及徐行小学的草编博物馆这些长期项目,会从中收取一定费用。此外,就是传统的徐行草编的拖鞋,包包等,采取零售的方式。这三块合起来,就构成了非遗自我造血和盈利的一个商业模式。
在世界范围里,徐行草编也面临着不少竞争。比如拉美和非洲地区的传统草编,亚洲地区朝鲜和越南也都有草编。在竞争中,徐行草编的优势正在降低,因为人力成本大幅提高。这项编织早已不再是一个人力密集型的产业,所以它更多要靠改良和创新才能获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