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1日 10:44:00
来源:闽东日报
(相关资料图)
绿影成荫新雨后,山峦叠翠迎客来。缤纷夏日,福安市穆阳镇葛兰坂桃花公园内不断迎来游客,白天乘坐热气球升空,将美景尽收眼底;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灯光秀吸引游客泛舟穆阳溪上,领略古镇风采;游玩尽兴后,街头巷尾的穆阳扁肉、牛肉丸等特色美食更成为游客们不二的选择。
作为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穆阳镇具有丰富的文化民俗、风土人情。近年来,该镇以实施省重点项目穆阳景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为契机,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内涵,让古镇文旅融合不断开出“新枝”。
项目带动旅游
“家底”更丰厚
悠长的巷道、斑驳的墙体、古老的门店,搭配大红灯笼、五彩油纸伞……行走于穆阳镇石马兜古街,仿佛走进诗人戴望舒笔下的《雨巷》。
地处福安西部的穆阳古镇,凭借发达的水系和畅通的水路,曾经成为周宁、政和等闽东北区域的物资集散中心,连接码头的石马兜,就是这座古镇最繁华的传统特色商贸街巷之一,沿街商铺林立,商贾云集,红极一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交通格局的变化,石马兜日渐冷清。
近年来,借着省重点项目穆阳景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的东风,石马兜古街的肌理修复被提上日程。“我们将石马兜作为民俗工艺文化街来打造,通过古码头修复、沿街路面改造、立面修复等工程,致力恢复古巷昔日风情。”福安市穆阳镇宣传委员林裙介绍。同时,该镇出台古街业态植入优惠扶持政策,引导传统手工作坊、传统特色风味小吃、特色风情文化院落等新业态入驻,打造集本土特色风味小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于一体的特色“雨巷”,让老街巷重焕生机与活力。
石马兜古街的改造是穆阳镇夯实旅游“家底”的生动注脚。近年来,穆阳镇以入选全国特色小镇为契机,大力实施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古镇肌理修复、道路提升改造、旅游集散中心等在内的一系列子项目付诸实施,让这座人文气息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古镇再度出圈。
旅游设施的逐步完善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回乡创业,让古镇旅游业态更丰富。在苏堤村鲤鱼溪旁,一座名为陶也手作的陶艺坊格外醒目,走进院内,古朴的装饰、精心修剪的花草都凸显这座庭院的文艺气息。“院子原本闲置了好几年,随着镇里旅游业的发展,我将院子重新布置,打造陶艺作坊,让手工陶艺制作成为游客陶冶情趣的新选择。”陶也手作陶艺坊负责人吴光增介绍,目前该陶艺坊每周都能吸引六十多名游客前来体验陶塑制作。“游客的作品我们经晒干烧制后,邮寄给游客,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旅游体验。”吴光增说。
“从去年10月开业至今,我们共接待游客50万多人次,直接创收超2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增收100多万元。”穆阳镇五街片区党委联合成立的穆阳古镇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如今,每逢节假日,穆阳古镇景区内游人如织,让吃上“旅游饭”的村民们收获了满满的“旅游红利”。
旅游“链”动
文化活起来
文旅融合,关键在于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旅游产品中。如何创新文化表达方式,赋能古镇旅游发展?
穆阳镇的实践是在加强文化活态传承上下功夫,以传统节庆、民俗文化等为窗口,推出一系列带有沉浸式体验、互动性强的旅游产品、文化节事,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活力。
作为穆阳镇保留完整的一项传统农事民俗活动,赶墟文化节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正月十一,邻近乡镇的农人、商贩便携带早已备好的各类农具、春种苗木、特色美食等进行售卖。穆阳民间各大宗祠自发组织舞龙队、腰鼓队、迎宾队等上千人的游街队伍,兴高采烈地沿着大街巡游,热闹的场景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赶集、参与体验传统民俗。
每逢岁末,福安穆阳线面便迎来产销旺季。苏堤村内,拉面、晒面的场景随处可见,丝丝缕缕的线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宛若银丝,构成了一幅独特的乡村美景。
穆阳线面距今已有680多年历史,制作技艺入选宁德市级“非遗”项目。穆阳镇在做强线面产业的同时,注重挖掘线面制作“非遗”特色文化,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生态体验”融合项目,打造集线面生产加工、观光体验、文化展示、产品寄售为一体的全闭环式穆阳线面观光体验工厂,吸引游客体验线面制作技艺,丰富旅游体验方式,为产业赋能。
“在文旅融合不断推进的当下,旅游不再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拍照打卡,吸引游客深入了解、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成为穆阳镇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穆阳镇党委书记阮贵章表示,当地因势利导,将深藏其间的非遗技艺、民俗文化等打造为当地旅游的一面金字招牌,以此为基础衍生的各类旅游活动更是为游客所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