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怡明
近日,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授予建设银行厦门政务中心支行厦门首家“零碳金融网点”证书。该支行利用屋顶闲置空间安装功率48千瓦的光伏设施,日前已顺利并网发电,预计月均发电量可达5800度,实现金融网点运营零碳排放。
共赴绿水青山,推动绿色发展,不仅是人与自然的美好约定,更是顺应自然规律和国际趋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内在需要。
【资料图】
在业内看来,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也需要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责任,这有助于银行树立良好形象和提升品牌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认同度。同时,银行也能够就此开拓新的商机和市场,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
近年来,建设银行坚持以绿色绘就新金融的生态底色,通过打造“零碳金融网点”、加强生态治理等多项举措,推动绿色金融业务持续增量提质。
打造“零碳金融网点”
助力绿色转型
2022年,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成为厦门市首家“碳中和银行”,并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发起“万户家庭碳汇购”活动,交易金额全部转入村镇集体账户,通过碳汇交易盘活绿色生产要素,既让绿色发展理念走进千家万户,又助力乡村振兴开花结果。
本次打造的“零碳金融网点”是建行厦门分行的又一项尝试。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不消耗任何燃料、不排放温室气体、无噪声、无污染。
多年来,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在绿色金融方面表现可圈可点。在产品创新上,该分行发挥协同效应,持续以“绿色+供应链”“绿色+碳减排”等服务模式,精准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为大批具有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企业及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在绿色运营上,发挥“示范效应”,制定碳足迹管理目标,深挖节能潜力,积极推进低碳网点建设,推广无纸化、自动化办公,促进自身运营绿色转型。
近年来,打造“碳中和”支行、设立零碳金融网点正成为银行探索绿色金融发展的突破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在国内积极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金融机构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网点改造,实现零碳排放。部分银行打造“碳中和支行”,有助于银行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同时也有助于银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并产生较好的品牌推广效应。
在光大科技创新总监、社科院研究员王硕看来,绿色金融已成为全球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银行通过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和品牌声誉。另一方面,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也有助于银行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通过布局‘碳中和支行’、零碳金融网点,银行可以借助绿色金融业务服务相关产业和客户,提升盈利能力;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发展还有助于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可持续发展。”王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