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佛教称为“盂兰盆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七月十五祭祀的习俗起源于何处?专家表示,农历七月是收获的月份,古时被认为是“吉祥月”。人们会在此时祭祀谷神、酬谢大地,中元节可能是由这一习俗发展而来。
【同期】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教授 王娟
七月中旬正好也是收获之后,人们有一个谢谷神或者是谢祖(习俗),像这些我们种植的谷物,让我们有所收获。都是在七月十三,七月十四和七月十五前后,最后就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节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解说】“中元”二字是中国道教的概念,据传“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已故去的亲人会在这一天重回人间,看望子孙后代,“鬼节”的说法正是由此而来。
【同期】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教授 王娟
我们一般来讲中元节,我们不把它叫“节”,实际上就是一个祭祀行为,祭奠行为。比较典型的像放河灯,烧包袱给死去的那些人,用纸做一些衣服,然后做一些银锭钱币。另一个就是七月半又是(传说有)孤魂野鬼,我们点灯或者烧纸,还捎带着照顾这些孤魂野鬼,包括像古代有一些阵亡的士兵,(和)其他这个自然灾害当中逝去的那些人。
【解说】中元节前后,正值收获的季节,全国各地还有着丰富的饮食习俗,如广西盛行中元节吃鸭子,有“尝新”之意。
【同期】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教授 王娟
其实中元节吃的特别多,就是因为收获的季节,就各种各样的东西都下来了。这个鸭子有一种叫什么“秋鸭”还是什么,它在这个季节成熟之后就是比较肥美,就特别好吃,一些地方会有吃鸭子的习俗,这个时候就什么新鲜吃什么,什么好吃吃什么。
【解说】专家表示,中元节虽然被民间称为“鬼节”,但并不是一个“鬼气森森”的日子。更多体现的,是人们对故去家人的缅怀,对未来的期许。
【同期】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教授 王娟
不能说它是一个阴森恐怖的节日,因为它特别像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灯节,扎各种各样的灯。就希望自己能够健康,或者是能够一切顺利,因为这个地官出来赦罪。所以我们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自己很顺利地度过这一年。
记者 王世博
责编:邓玉娇
一审:胡泽汇
二审:唐能
三审:文凤雏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