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 > 正文
博学科普站|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建立与其优越性
来源:红网      2023-08-22 23:05:40
08:24

编者按:仰望星空,与日月星辰对话;遨游天际,和山川湖海晤谈;俯身大地,同草木虫鱼私语。“探索地质科学奥秘 传播自然资源文化”,7月26日起,红网联合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开设“博学科普站”专题,通过“专家访谈+微宣讲”方式,让自然资源科普知识“活”起来。

本期迎来的是“学思践悟”系列科普的第一篇,让我们进入专家访谈时间,一起来了解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建立的不凡历程,感受脚下每一寸土地的来之不易。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刘翔 长沙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受访者:于新民,湖南宁乡人,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规划处原调研员,高级工程师,土地评估师,《中国历代土地制度》作者。

主持人:于老师,我们常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见,在封建社会时期所有的土地都是处于统治者的管制之下的,这种局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转变的呢。

于新民:中国是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一个国家,在封建社会期间,土地所有制就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主要是归地主所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始,中国的土地所有制才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农民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的,逐步形成农民土地所有制。形成农民土地所有制的这段时间,中国共产党为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号召农民通过打倒地主分到田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图源:油画《文家市》。

主持人:于老师提到在井冈山革命时期,为了充分调动引导农民闹革命的积极性,进行了土地的没收和分配,从这个时期之后又发生了哪些社会变化,导致我党的这些土地制度产生了哪些调整?

于新民:土地制度的变化实际是从1937年到1945年,这个阶段是进行抗日战争的时候,当时日本侵略中国,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中国共产党考虑到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所以在土地制度方面,由原来提倡的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减租减息,减租减息就是减少地主对农民收取的租金。

抗日根据地民众进行“双减”游行,图源:网络。

主持人:于老师,请您为我们分享一下在抗日战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土地制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于新民: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进行了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步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建立了解放区,在解放区共产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以后,实际上就规定继续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人民日报》关于《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报道,图源:网络。

主持人: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在一片废墟中建立起来,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土地制度又有了哪些变化?

于新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当时在1950年到1952年三年时间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完成以后,实际上中国已经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但是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生产方式比较单一,农民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缺少工具,所以中国共产党考虑到这些问题,从1952年到1958年,用了六年时间,将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集体所有制,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中国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实际上包括了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两大部分。国家土地所有制,实际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通过没收、征收、征用和赎买这四个方面形成的。现在国家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土地是国有土地所有制,现在国有土地所有制形成以后加上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这两部分,就形成了中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源:网络。

主持人: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优越之处。

于新民: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优越性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它是完全杜绝了土地兼并这样的现象,我们知道历代封建社会,它都是因为土地不断地被有钱人兼并,使有钱的人变得越来越有钱,土地就不断向有钱人集中,导致国家不稳定,而现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土地是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

第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最大的一个标志就是公有制成分,只要是公有制,社会主义这个性质就不会变。

第三,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它对于我们国家一些大型项目的建设,在征用土地方面,具有很好的条件,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正常进行。

第四,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它有利于土地综合整治。

第五,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成片的土地农业机械化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第六,有利于规模经营。现在农村成片土地生产,如果说还是原来那种一家一户就很难形成规模经营,现在成片生产的优势很明显。

第七,有利于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优越性)一个重要方面。

湖南娄底紫鹊界梯田的振兴美景,图源:网络。

主持人:非常感谢于老师的精彩讲述,带领我们回顾社会主义土地制度的建设之路,感受脚下的每寸土地的来之不易。让我们牢记“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这一主题,让耕地保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