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重新回到正轨还有很多障碍要克服,但中国不是日本,很可能不会陷入相同的困境。
中国最近公布的一系列表现低迷的经济数据引发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否会像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那样大幅下滑?
(资料图)
中国目前面临房地产市场陷入困境以及疫情后经济复苏乏力等挑战,一些人猜测,中国经济可能会重蹈日本经济的覆辙——迅速崛起后长期陷入停滞。
这种观点迅速流行起来。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所长亚当·波森(Adam Posen)本月为《外交事务》杂志(Foreign Affairs)撰文指出,中国的“经济奇迹”已经结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本月为《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中国经济的急剧下滑可能会比日本“失去的十年”带来更大的不稳定性。
然而,中国和日本不一样。中国的人口比日本多得多,国民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中国拥有很大的动力和空间再次实现增长。如果房地产市场复苏,消费者信心继续恢复,中国经济就会复苏。这可能需要政府和央行出台更多刺激措施,可以肯定的说,这些措施正在路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咨询公司Lauressa Advisory合伙人尼古拉斯·斯皮罗(Nicholas Spiro)指出,拿中国和日本作比较“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加剧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担忧,这种比较毫无用处,而且相当具有误导性。”
中国和日本有一些明显的相似之处。首先,两国都是亚洲经济大国,在与西方国家贸易往来的推动下经历了长期的快速增长。
其次,当房地产泡沫变得太大之后,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都开始变得步履蹒跚,导致经济从由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变得更加复杂。最后,中日两国都存在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进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问题。
中日两国房地产泡沫对比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下滑远没有30年前的日本那么严重。
房地产价格指数
没有哪个国家希望重蹈日本的覆辙。30年前资产价格的崩溃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日本经济经历了几十年的低增长和通货紧缩,直到现在才开始摆脱低迷状态。
从中国最近公布的数据经济可以看出一些危险信号。6月出口大幅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7月信贷增长远低于预期;通胀持续疲弱;7月工业数据和零售数据均不及预期,中国央行因此下调了两项关键利率;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表示将从8月起暂停发布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
斯皮罗说:“中国正在应对一系列严峻挑战,经济进入到了一个艰难的时刻。”
但这些问题并非无法解决,也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重蹈日本经济的覆辙。野村(Nomura)经济学家辜朝明(Richard Koo)指出,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遇到的问题属于“资产负债表衰退”,即经济中的负债过多,企业和家庭专注于偿还债务,导致消费和投资大幅减少。
辜朝明称,中国经济也有可能经历“资产负债表衰退”,但不会持续太久。日本的经济问题带来的一个教训是,不要让房地产行业“从悬崖上掉下来”,中国正在尝试慢慢地“挤泡沫”,而不是让泡沫破裂。要想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并非不可能。
此外,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的高科技投资限制令是中国面临的另一个挑战,相关措施有可能升级为一场科技冷战。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令设立新的对外投资审查程序,限制美国投资中国量子计算、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
尽管如此,中国还是有希望避免类似日本那样的经济长期低迷的命运。中国经济没有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时那么发达,因此拥有充足的空间在未来几年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人口问题远没有日本严重;有了日本的前车之鉴,中国可以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
中国有14亿人口,日本人口约为1.2亿。直到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才超过日本,目前人均GDP仍仅为日本的三分之一左右。鉴于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如果不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拖累,中国很容易实现每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
斯皮罗指出,对投资者来说,市场对中国的较低的预期意味着股票很便宜,在经历了最近一段艰难时期后,无需太多好消息就能提振市场情绪。
斯皮罗说:“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房地产开发商能够完成目前未完成的项目。市场信心已经受到打击,但中国不会让房地产行业再次经历一个繁荣萧条周期。”
中国经济重新回到正轨还有很多障碍要克服,但中国不是日本,很可能不会陷入相同的困境。
文 | 布莱恩·斯文特(Brian Swint)
编辑 | 郭力群
版权声明:
《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英文版见2023年8月18日报道“China Isn’t Japan in the 1990s. How Its Economic Meltdown Is Different.”。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和金融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