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 > 正文
北京五大坛之地坛
来源:红五百科      2023-08-25 14:02:25

地坛

老北京人有句民间俗语,东单、西四、鼓楼前,五坛八庙颐和园 。

地坛就是五坛之一,它在紫禁城的北边,于1925年被辟为京兆公园。地坛公园位于北京的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为37.4公顷。


(资料图)

与天坛遥遥相望,一条护城河把地坛和河对岸的雍和宫、孔庙、国子监分隔开来。

地坛又称方泽坛,最早建于1530年的明代嘉靖九年,主要是明朝和清朝的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

它在北京五坛中属于第二大坛,也是国内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在2015年的3月,地坛公园入选北京历史名园首批名录。

园内现存百年以上的古树共计176株,其中有89棵为一级古树。

1984年,地坛被评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2014年的12月,地坛公园被授予4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

地坛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宰牲亭、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通过修整和重建,已向世人开放。

方泽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的场所,因坛台周边有方形泽渠,所以称为方泽坛。

它的周围有两重低矮的围墙,称为“壝”。也属于祭坛的一部分,古时也称祭坛规制为坛壝之制。坛的四面各有8级台阶。

下层东西两侧有4个石座,南面两座雕山形花纹,北面两座雕水形花纹。

现存的建筑,是在1981年的时候,按照清朝乾隆时的形制来进行恢复的。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坛的平面呈方形,象征“天圆地方”的传说。

皇祇室,是一座五开间的歇山式大殿。

为明清两代供奉皇地祇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神位的地方。

它的内檐彩画,采用了金凤和玺的做法,这在北京地区类似的建筑中是独有的。

彩画的题材以“凤”为主要形象,彩绘的图案也都是双凤,这在过去比较罕见。

古人对建筑的色调一直有天青、地黄、人绿之说。所以,后来改成的黄琉璃瓦顶取代了原来的绿色,以符合“天青地黄”的说法。

1925年,曾在这里设立“通俗图书馆”。在1986年的秋天,被确定为“地坛文物陈列室”。

牌楼也称牌坊,是位于地坛西门也就是主门的第一座建筑物。

它是明清两代皇帝进入地坛祭地时首先要经过的地方,然后才能进入坛门。地坛的牌楼与颐和园东门外的牌楼一样大气宏伟。

牌楼于1990年重新建设,复建后的牌楼高达13.5米,气势恢弘。上面有绿色的琉璃瓦面,绘有单凤图和牡丹图案,彩画应合了“天龙地凤”的说法。正面为“地坛”二字,背面写着“广厚街”。

宰牲亭也称打牲亭,是明清两朝皇家在举行祭地仪式前,宰杀祭祀用牲畜的场所。

主要包括小牛、小猪、羊、鹿等动物。每逢祭祀前一天的子时初刻,也就是夜里的11:00之后,在这里举行宰牲仪式。

亭内有石槽,门内两侧原来有井亭各一座,用来洗涤祭品。宰牲亭殿内以青砖墁地,有灶台和漂牲池。

现存有皇帝祭天祷告词、供奉牌位、祭器和贡品等,这些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斋宫为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位于祭坛的下方位置,朝向和色彩也都低于祭坛的规制。

这是因为,那时候的皇帝对皇地祇称臣,在礼制上自然是不能逾越的。

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各个皇帝都曾经在此斋宿。斋宫的主体建筑坐西面东,由西、南、北三殿组成,在清朝雍正八年的1730年时被重建。

整组建筑采用绿色琉璃瓦。

正殿建在单层台基上,单檐歇山顶的面阔七间。前面的月台,围有白石栏杆。南北配殿单檐悬山顶的各有7间。配殿后各有守卫房7间,东有内宫门,有一道高墙环绕。

祭地活动最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夏以五月、商以六月、周以夏至招地于泽中方丘。”

最早,人们由于历史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不能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自然,对自然界发生的,比如,风云雨电、生老病死等众多事实和现象无法解释,对人生的富贵贫穷,也认识不深。

所以就产生各种想法,幻象出超自然的力量,有了“神鬼”的说法。

开始出现神宗迷信,把万事万物都归于天地神鬼的安排,遇到不能理解的事情就求救于天地神明,希望它们能给予保佑和恩赐。

臆造出“皇天”、“地祇”,称它们掌管天、地之一切,是至高无上的。

后来,封建君王为了让臣民服从统治,更是抬高自身,又演化出“天地君亲师”,将其奉为五尊。

把自己置于天地之下,大臣庶民之上,并自封为“天子”。宣扬皇帝是归于祖宗功德庇佑,受命于天。

为了对天地表示谢恩与求助,就出现了祭拜与祈祷天地的各种礼仪。历史上,《周礼》就记载了,在周代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

现如今,北京的地坛公园已经成了市民休憩、游玩的场所。

每年的春节,还会举行民俗庙会,人山人海,蔚为壮观。截止到2019年,已经成功的举办了34届。

地坛,除了给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古代建筑及历史遗迹,还沉默的向世人宣告,封建王朝的一去不复返。

我们通过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认识了自然,也了解了人类自身。

历史无声,只有地坛的绿瓦红墙和参天古树,还静静的矗立在那里,见证着世事的沧桑和四季的变换。

地坛的草坪与树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