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河南三门峡举办
19位摄影人
获第十四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张崇岫、蒋铎获得
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摄影)
△张崇岫(左二)
94岁高龄的张崇岫
曾是新四军战士
抗美援朝战地记者
他将镜头对准了炮火硝烟的战场
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一段视频看
张崇岫回忆抗美援朝战场经历↓↓
胶卷像子弹挂身上
拿照相机也是战士
1942年
13岁的张崇岫参加新四军
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948年
部队又交给他一个新任务
学摄影
起先张崇岫不愿做摄影记者
想直接端枪跟敌人打仗
后来他发现在战场上端相机
其实就跟端枪一样
于是就干起了摄影记者
△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
张崇岫带着两台相机
跨过了鸭绿江
他把装胶卷的袋子
像子弹袋一样系在身上
△张崇岫在抗美援朝战场
有人问他
腰里装着什么武器
他的回答是:
“我这个是非常大的手枪”
△1950年11月,志愿军第27军跨过冰天雪地的北部山区,向长津湖战役现场前进,迎战向北推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
当时胶卷非常珍贵
张崇岫要求自己每拍一张
就必须成功一张
1950年的长津湖战役
他一共用了3卷胶卷
△1950年12月,志愿军第27军80师向长津湖地区运动。
△1950年12月,-30℃的条件下,志愿军穿过齐腰深的大雪,向长津湖地区集结。
△1950年12月,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27军战士们在炮火和风雪中追击敌人。
△在严寒的长津湖夜战中,志愿军第27军连队机枪手向美军阵地射击。
△1950年12月,长津湖北部地区外围战斗中,志愿军第27军某部8连战士们拔除敌人最后一个据点,从四面八方攻入新兴里。
△1950年冬,志愿军第27军80师240团2营4连,在争夺长津湖新兴里大桥战斗中,被授予“新兴里战斗模范连”英雄称号。
△夺下死鹰岭一个阵地,战士们顺着雪坡直追下去。死鹰岭位于长津湖西南,是一座海拔1500多米的高峰。
“哪里枪响,我就往哪凑”
张崇岫说:
“搞摄影,胆子要大
我的胆子就很大
从不知道怕……
哪里枪响,我就往哪凑”
这张美军士兵向志愿军投降的照片
是张崇岫在美军混乱撤退时拍下的
“子弹、炮弹都没停
我不下去拍
就抓不到这个场景了”
△1951年5月,朝鲜江口洞,美国陆军第24步兵师坦克队士兵向志愿军第20军59师战士举手投降。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张崇岫总是冒着枪林弹雨
冲在最前线
△1951年5月,志愿军第20军59师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沿华川至汉城公路英勇前进。
△1951年,志愿军战士们涉水强渡在敌人重炮封锁和重兵把守下的昭阳江。
△1951年5月,志愿军在炮火掩护下,突入敌人阵地。
△1951年,志愿军第20军战士们在昭阳江北岸顽强阻击敌人的进攻。
△1951年夏,志愿军第20军战士冒着炮火,向敌人发起冲锋。
一套4张纪念邮票
两张都是他的摄影作品
这是1952年发行的一套邮票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
在一套4枚邮票中
有两张邮票的画面
都选自张崇岫的摄影作品
《涉江追击敌人》
原图记录的是1951年7月
志愿军第20军的将士们
冒着炮火涉水强渡昭阳江
《胜利会师》
原图记录的是1950年12月
长津湖战役胜利后
志愿军第20军59师侦察队
与朝鲜人民军在咸兴港会师
在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
张崇岫拍摄了
上千张战地照片
他以无畏的勇气
超常的胆识
娴熟的摄影技术
拍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英勇作战的英雄群像
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
十分珍贵的历史瞬间
留下了永久的影像见证
他是一名战地记者
更是一名老兵
70多年过去了
照片里的故事永存、精神不灭
转发,致敬
来源:央视军事综合CCTV-7《戎装》、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监制丨刘一鸣
主编丨白晨
编辑丨王珊
©央视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