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良 通讯员 关禹哲)“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计划、有目标,只要努力、专心去做,就会有回报。”25日下午,长沙市一中高二学生戴伟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前不久举行的第32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戴伟鑫以总分第6名的成绩获得金牌并进入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大学。
竞赛故事:理论考试成绩不突出,实验考试实现“逆袭”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是生物学基础教育一项备受瞩目的高水平赛事,被誉为中学生生物学的“全运会”。
(资料图)
8月12日至16日,第32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代表队的555名队员参赛,最终产生金牌获得者150名、银牌260名、铜牌145名,其中湖南学子夺得14金16银,4人进入国家集训队。戴伟鑫同学更是以全国第六名(湖南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夺得金牌并进入国家集训队。
回忆起竞赛时的情景,长沙市一中生物学奥赛主教练李一杰仍记忆犹新。“第一天是理论考试,当天晚上出成绩,前240名参加第二天的实验考试,戴伟鑫在80多名,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李一杰回忆说,成绩出来后,戴伟鑫晚上12时多还睡不着,于是给他打电话。李一杰立即来戴伟鑫的房间陪他,让他放下心理负担,准备全身心投入第二天的实验考试。“所幸的是,戴伟鑫很快放下思想包袱,调整好心态,在第二天的实验考试中轻松应战、发挥出色,取得了第3名的好成绩,从理论考试全国80多名‘逆袭’到总分全国第6名。”李一杰说。
学习心得:每天、每周、每月都有计划,不打乱仗
25日下午,记者在长沙市一中一间自习室里见到戴伟鑫时,他正在看一本厚厚的书。“这是美国出版的《生物化学原理》,全英文版。”戴伟鑫说。记者注意到,旁边放着一个本子,上面工整地写着一个个英语单词和汉字。他告诉记者:“书上的英文我基本能看懂,但也有一些太过生僻、专业性强的单词不认识,我就查词典,然后记下来,下次就认识了。”
《植物生理学》《动物生态学原理》……记者看到,戴伟鑫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本又大又厚的书籍。“这些都是生物学方面的书,有中文版,也有全英文版。有的是大学教材,还有的是从国外买来的。”他告诉记者,像《植物生理学》这样数百页的书,他要花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看完。“我看书看得比较细,有点慢。”他腼腆地说。
“这么厚一本书,一个星期就看完,真的不能算慢了。”李一杰不由插话,“生物奥赛要取得好成绩,除了兴趣,还要能静得下心来搞学习、做实验,要有很好的自学能力和敢于啃硬骨头的韧劲。戴伟鑫和其他几名获得奖牌的同学,都具备这些优点。他们的学习成绩在年级排名都比较靠前,没有谁因为参加奥赛影响常规的学习成绩。”
戴伟鑫说:“最主要的是学习要有计划,要安排好时间。”每个月初,他都会对当月的学习做一个计划表;每个星期天晚上,会对上周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下周的学习做一个详细的安排;每天早上,他会写好当天的学习计划。“有了计划,就不会打乱仗,知道自己每一段时间要学哪些内容、要做些什么,避免不必要的纠结,减少时间的浪费。”戴伟鑫说。
问到为何会选择生物学奥赛时,戴伟鑫说:“我从小就对动植物感兴趣,是一个妥妥的‘生物迷’。我觉得它们很神奇,大自然丰富多彩,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未来目标:选择清华大学,从事生物方面的科学研究
进入国家集训队,就意味着获得了保送清北的资格,戴伟鑫的选择是清华大学。“我准备选择生物科学方向的专业,未来从事生物方面的科研工作。”他表示,“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争取取得更高的成就。”
据了解,在第32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上,长沙市一中表现不俗,参赛的8名选手,除了戴伟鑫外,还有王烁、夏梓晨、丁小皓、蒋睿等4名同学获金牌,陈嘉骏、赵凝薰、周黎洋等3名同学获银牌,均获得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强基破格资格。
其实,不仅仅是生物学奥赛,其他几大学科奥赛,长沙市一中历年来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早在2000年就已实现五大学科国际奥赛金牌“大满贯”,是全国最早实现这一记录的学校之一。“奥赛对于早期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长沙市一中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历来重视拔尖创新学生的培养,积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深度发掘其潜能和创造力,以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拔尖创新与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要。自2014以来,该校每年都有学生获国家、国际奥赛金牌,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热爱科学并致力于科学研究的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