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 正文
​多税共治下,企业向着“绿色梦想”进发
来源:中国税务报      2023-08-18 10:33:32

作者:本报记者 康晓博 程丽华 郑国勇 通讯员 田芳 孙瑛囡 张微

5.1倍


(相关资料图)

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大连市重点税源企业环保支出共计15.8亿元,其中2022年环保支出同比增长5.1倍;每万元环保支出撬动企业享受环保税优惠金额由2019年的0.17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0.22万元,企业环保支出的边际效益逐年提高。

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29微克/立方米;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十年来全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这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数据背后,离不开绿色税收制度的促进作用。记者采访发现,在多税共治下,不少企业向着“绿色梦想”进发。

政策盘点:

诸多优惠,鼓励企业重环保

我国绿色税收制度体系,既涉及环保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等与绿色发展直接相关的税种,也涉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车船税、车购税等多个与绿色发展间接相关的税种。这些不同税种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环节鼓励企业“向绿而行”。

2018年开征的环保税,可谓绿色税制“四梁八柱”中一根重要的“顶梁柱”。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资源和环境税处处长唐永锋介绍,环保税的主要作用方向,是激励纳税人减少污染物排放。环保税法明确了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4类应税污染物,每类应税污染物的计税依据均与其排放量直接挂钩,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30%的,减按75%征收环保税;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0%的,减按50%征收环保税。

“作为绿色税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9月正式实施的资源税法也是一个重要的绿色税种。”唐永锋告诉记者,资源税法从立法层面对从价计征机制进行固化,弥补了以往从量定额机制下资源税税负与矿价不挂钩的不足。在从价计征机制下,资源税税负随着矿价的升降而自动增减,从而规范了资源开发收益分配秩序。同时,资源税法还规定了减免优惠。比如,纳税人从衰竭期矿山开采的矿产品,可减征30%资源税。“从实际情况看,资源税在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减少自然生态破坏和更好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有力作用。”唐永锋说。

安永大中华区能源资源行业税务服务主管合伙人、大中华区税务合规申报与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兰东武表示,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中,“散落”着许多支持绿色发展的优惠政策。其中,有的激励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主动节能节水,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如,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暂免征收增值税,符合条件的节能节水项目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有的鼓励企业提升资源利用率,对废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比如,符合条件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

兰东武还列举说,有的政策重点支持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以促进减少碳排放。比如,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可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50%政策。还有的政策重点鼓励企业加大环保设备投入,主动进行环境治理。比如,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按10%实行企业所得税税额抵免。“尽管这些优惠政策具体作用环节不同,但支持企业‘创绿’的方向是高度一致的。”兰东武说。

记者调查:

节能减排,企业拿出真行动

绿树成荫、蝉鸣嘒嘒、花香阵阵……走进企业厂区,倘若不是“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几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记者还以为来到了一座海滨公园。“厂区能有这样的环境,离不开税收政策的鼓励、扶持,也离不开企业实实在在的环保行动。”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大连石化)财务处副处长王策说。

王策告诉记者,大连石化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近年来实施了锅炉脱硫脱脂、加热炉低氮改造等一系列工程,低碳环保投入金额占企业投资总金额的比例保持在30%左右。特别是在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上,大连石化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在已建成11套VOCs治理设施基础上,又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了VOCs网格化管控监测系统。该系统中配备的走航车,通过双通道质谱车载设备和红外扫描仪等便携式检测设备,能够快速进行排查检测,实现精准管控,促使VOCs排放量大幅降低。

对于环保税的正向激励作用,王策感触很深。他表示,自环保税开征以来,大连石化累计享受环保税减免优惠700多万元,不仅让企业有了更多资金引入最新的环保科技,而且让企业更加坚定了减排降碳的信心与决心。“及时到账的环保税优惠资金,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只要企业真行动、敢于投、真减排,就能一直得到税收支持。”王策说。

大连市税务局的统计数据,印证了王策的感受。2019年—2022年,大连市重点税源企业环保支出共计15.8亿元,其中2022年环保支出同比增长5.1倍;每万元环保支出撬动企业享受环保税优惠金额由2019年的0.17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0.22万元,企业环保支出的边际效益逐年提高。更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除了环保税优惠外,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也在“多点发力”,支持企业坚定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记者来到大连毛茔子垃圾渗滤液处理现场时,只见一座由一根根高大的金属管道和一台台精密设备所组成的蓝色厂房,正在全速运转,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经过层层净化后,垃圾渗滤液从黑水变成清澈透明的水,不仅没有危害,而且可以用在环卫洒水、绿化浇灌、洗车等方面。与此同时,厂房另一端,一根巨大管道正源源不断地往外“吐”出黄色的盐——这是垃圾渗滤液中除水之外的其他物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的产物,可以用在道路融雪等方面。

大连毛茔子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由大连广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该企业董事长杨家军介绍,垃圾渗滤液是由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组织液,再加上进入填埋场的雨水及其他水分等所形成的,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杨家军边介绍边递给记者一杯“黑水”——垃圾渗滤液原液。记者详细观察,这杯垃圾渗滤液不仅呈墨黑色、浑浊不堪,而且气味非常刺鼻。据介绍,垃圾渗滤液的危害很大,倘若处理不当渗入地下水后,所造成的水质污染等破坏,可能上百年都难以恢复。“正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垃圾渗滤液,是一个公认的世界级难题。”杨家军说。

黑色的垃圾渗滤液之所以能最终变成干净的水以及盐,在彻底解决污染危害的同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奥秘”就在广泰源公司自主研发的“V-MVR+VP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据了解,该系统创新采取了“蒸发+酸碱洗气”的工艺,解决了膜系统不能稳定运行的问题,从而打破浓缩液回灌难题,实现了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杨家军说,企业近两年享受到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240多万元。企业将这笔资金专门用于系统的持续研发,促使技术工艺更加成熟和领先。在税惠资金的助力下,广泰源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完成40多个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建设,日处理能力达到1.9万吨。

在资源税的激励作用下,不少企业纷纷强化“创绿”行动。在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记者登上石灰岩矿山对面的山顶,只见蓝天白云下的矿区郁郁葱葱,看不到任何粉尘。该公司矿长孙晖告诉记者,企业近年来享受资源税减免优惠500多万元,真金白银的税收优惠,既让企业更加坚定了绿色发展理念,又为企业持续改进和升级开采工艺、实现废物资源化循环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在资源税优惠的促进下,我们开发应用PLC集中控制系统等技术,实施废石制作建筑材料等举措,实现固废零排放,石灰岩利用率和尾矿综合利用率均达到100%。”孙晖说。

专家提醒:

配强团队,用好绿色“扶持金”

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凸显“生态”一词在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安永大中华区能源资源行业税务服务主管合伙人、大中华区税务合规申报与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兰东武建议企业,在拟定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战略框架下,系统性提升综合运用绿色税收政策的能力,用好税收优惠这一绿色“扶持金”。

兰东武建议企业,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详细梳理盘点可适用的绿色税收政策,组建专业财税团队,并相应地建设政策效应分析、跨部门协作、合规自查等管理制度,定期分析相关绿色税收政策的效果、政策变化趋势、适用条件变化等,确保绿色税收优惠应享尽享。同时,企业有必要加强对自身环保税、资源税等绿色税收纳税数据的分析,找到税收数据与履行节能减排等社会责任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定期深入分析纳税数据,及时分析和反映节能减排等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判断是否充分享受了绿色税收优惠、是否存在潜在涉税风险等。

由于许多绿色税收政策既涉及环境、化学、物理等专业概念,又涉及财会、税务等专业知识,因而企业应切实加强内部财税团队与业务团队、环保团队的密切协作,才能更高效、更顺畅、更充分地享受绿色税收优惠——这一点,在环保税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中翰税务环保税首席专家、吉林财经大学中国大企业税收研究所研究员刘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不少企业存在财税团队与环保团队“各自为战”的情况,财税人员往往只简单地根据环保团队提供的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计算后开展环保税申报,导致发生涉税风险。

刘伟举例说,某材料制造企业进行2022年第四季度环保税申报时,企业环保人员向财务人员提供了颗粒物(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3种污染物监测数据,财务人员据此进行了申报。实际上,该企业在2022年10月经过设备更新和工艺改造后,排放量前三的大气污染物已经变为颗粒物(烟尘)、氮氧化物、氨,而企业环保人员不知道的是,根据环保税法规定,应按照污染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前三项污染物征收环保税。两个团队由于缺乏沟通协作,出现了申报错误风险。“由此可见,企业应切实让财税、环保、技术、业务等多个部门形成紧密有效协作,才能更准确地适用环保税政策。”刘伟说。

如何把享受到的税收优惠资金用好,也是值得企业关注的“大事”。大连石化公司财务处副处长王策表示,大连石化每年年初都会根据环保项目实施计划、实施情况等,制定环保投入年度预算。“预算中我们会根据以往年度享受绿色税收优惠金额情况,预留一定弹性空间,一旦绿色税惠资金到账,就及时投入到环保项目中,确保绿色税惠资金循环用于绿色发展,进一步促使企业走稳走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王策说。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