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球迷闯入球场,被骂的却是她?!
6月15日,对许多中国足球迷来说是个大日子——梅西来中国比赛了。
但此次中国行也引起了些许波折:
(资料图)
比赛过程中,一位球迷突然闯入球场,与梅西拥抱后狂奔,最后被安保人员带出场外。
相关评论区里,少部分人认为这是一种极端“越界”行为。从安全保卫的角度,不允许,更不应该被吹捧。
(图源:微博@江宁婆婆)
但更多的人选择了赞美这位球迷,称其为:
“一个孩子,勇敢地冲进球场,恣肆地挥洒青春。”
(图源:微博)
更有许多人表示,年轻人应该像他一样,“敢想敢干才行”。
(图源:微博)
而拄着拐杖提前6小时等待梅西入场,没有妨碍安保、打扰他人观赛的女球迷的视频下,却几乎全是质疑之声:
“可能好多女生对她老公都没这么爱。”
“伪球迷!”
“踢过球吗?”
(图源:抖音@纵览新闻-冀看点)
女性看球赛,就一定是跟风或饭圈吗?
那些评论仿佛在说:
“足球、或者体育,是女人不被允许的场域。”
不被接纳的地盘
当我们提到国足,你会想到什么?
或许是男足在千禧年曾到达的巅峰,又或是近年来不尽如人意的表现。
最出圈的可能是这张图
但鲜少有人能想起女足。
就在去年,中国女足时隔16年再次获得亚洲杯冠军。
黄健翔在解说中说道:“这是中国足球应该有的样子。”
赛后,他发微博称:“足协请按照男足奖金标准双倍给女足发奖金!”
(图源:微博@黄健翔)
这条微博引发了大家对男女足“同工同酬”的关注。
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哪怕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子足球队之一的美国女足,也并没有被平等地对待。
从数据上看,美国女足在各大比赛中赢得的冠军比美国男足更多,按场次来算的工资率却更低。
男足赢一场球赛就可以获得100元,而女足需要三场胜利才能获得一样的报酬。
讲述美国女足追求同工同酬的纪录片《给老娘冲》
女足面对的不仅仅是工资水平的差异。女足球员李佳悦曾在自己的一条视频中坦白了女性球员面对的困境。
她们常常被人说:
“男足踢得再差,也比你们女足市场好”,“你们女足踢得再好,没有人看的呀”,“你们女足又没有关注度又没有市场的”……
不被认可和尊重,是女足球员更难走下去的原因。
(图源:B站@李佳悦就是佳哥)
再比如,摇滚音乐在诞生之初也充满了男性气质。
滚石乐队被社会学家安吉拉·默克罗比视作“阳刚摇滚”的代表,他们的歌曲《Under My Thumb》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评判着女孩:
“Under my thumb
在我的掌控之下
A Siamese cat of a girl
像暹罗猫一样的一个女孩
Under my thumb
在我的掌控之下
She"s the sweetest, hmmm, pet in the world
她是这世上最甜美的宠物”
当男孩们被摇滚打动,在舞台聚光灯的指引下,尝试着学习乐器、成为乐手的时候;
女孩们要么成为歌词中被占有的对象,要么被安排在摩托后座,成为一朵点缀的鲜花。
同理,音乐节现场至今依旧经常出现类似于“保护姑娘,贯彻落实”的标语——
在参与者看来,这种表达方式或许是“出于好意”。
但对于渴望着成为从业者的女性而言,如此像圈内默认般的标语风格又成了一道无形的玻璃枷锁,为思想增添新的阻隔。
权力关系外的女性
如果你是女生,不妨试着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小时候成绩好,却被老师和家长说“后劲儿不足,等开始学理科就不行了”;
中学时期常常被评价为“努力”而非“聪明”,被劝着去学所谓“相较之下更简单”、“更适合女孩”的文科;
参加工作后,家人与大众的期待往往是“女孩儿嘛,赚多赚少不重要,选择一份清闲的工作就好啦!”,“去考个教师证吧,女孩不就应该当老师吗?”;
而在职业道路上,也常因为被要求顾家、生育子女或者其他种种原因,而相对更难进入管理层……
甚至有人说,“女孩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其实活得更轻松。”
似乎女性想要的一切,都可以简简单单通过依附他人获得——“女孩子成绩差点也没关系,以后找个好男人嫁了就行”。
那么,嫁了之后呢?
被教导着选择清闲的工作,实际是在无意识间一点点消解女性的事业心,从而让她们“心甘情愿”地全身心投入家庭生活。
而在担负起家务劳动、生活琐碎与儿女教育之后,家庭主妇们为这些隐形工作终日操劳,换来的却常常是丈夫的一句:
“每天呆在家里,你有什么累的?”
日剧《逃避可耻却有用》中,对全职主妇的劳动进行了讨论。
家庭主妇的劳动难以被肯定,也无法获得和工作一样的价值感。而如果和丈夫离婚,长年的空白期也导致她们难以找到新的工作。
剧中借男女主的对话,量化了这份无形的付出。
哪怕是极其好运地获得了不需要工作、也不需要做家务的生活,这样轻易获得的快乐,或许也会被轻易地收走。
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写: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是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过去几十年里,无论黑帮大佬电影、起点男频文,无论其中的女性角色是正是邪,几乎都是作为男主的陪衬而存在。
在这样的故事里,“爱情只会影响大男主拔刀的速度”。
近些年来,这类传统的女性塑造手法逐渐无法满足大众需求。“大女主剧”因此应运而生。
而大多数的所谓大女主剧,却依旧被困在爱情的套路之中。
全段时间火爆全网的韩剧《黑暗荣耀》,讲述了女主文东恩向中学时霸凌她的五个人复仇的故事。
其中,男主周汝正对女主一见钟情。他帅气、多金、深情,是几乎完美的男性人设。
但这位男主的设置依然引起了大众的争议:
(图源:豆瓣)
在大男主剧中,一心爱着他的女主角从来只是“鲜花”般的陪衬,被保护,被呵护,被宠爱。
而到了大女主剧里,一心爱着他的男性却总是有着女方所无法匹敌的、悬浮于现实之外的能力。一如《黑暗荣耀》,这位男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女主自身所散发出的光芒。
无所不能、一往情深的男主角与爱情的甜蜜,成为了现代剧作中对于女性个体能量的新型“桎梏”。
当然,这并不是说恋爱不好,或者说偶像剧不应该存在。
只是我们都应该警惕,某些以“爱”为名的规训是否实际上让我们迷失了自我,丢失了最初的愿望。
此前,有一则豆瓣帖子。
贴主发现自己的母亲在18岁时曾经想要参军,但后来她结婚了,成为了家庭主妇——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好女人”。
后来,她告诉她的女儿:“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家庭主妇,结婚生子。”
那个绿色的梦,似乎和无数女性曾经的青春梦想一起,被永远遗忘在了妈妈的18岁。
(图源:豆瓣)
再次在绿茵场上奔跑
前段时间,由国内女星主演的女性电影《绿夜》走入了柏林电影节。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女性“出走”的故事。
长期忍受丈夫暴力的金夏,遇见了一个绿发女孩。两个人意外杀死了丈夫,然后踏上了逃亡的路途。
而主演2007年的另一部电影《苹果》和《绿夜》产生了微妙的“呼应”。
同样的底层女性,同样被迫害被侵犯,她们也同样在走投无路后选择忍耐。
但《绿夜》更像一个女性之间互帮互助的童话,绿发女孩的出现,给了金夏勇气与理解,她们最终逃离了这一切。
导演让女性之间的友谊走入聚光灯下,救赎女人的不仅只有男人。
如今,女性们在互联网上晒出自己在学业或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时,写的是“为决策层多一个女性席位而奋斗”。
而评论区常常是:
“全体起立,为我们异父异母的姐妹取得的优异的成绩而干杯!”
(图源:小红书@致91岁的双胞胎)
当决策层又多一名女性的身影,当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优秀的女性,当女性彼此信任、团结、相互鼓励……
或许每一个女孩都会踏上自己梦想的道路。
陌生而相互连结的女孩传递的鼓励和温暖,让每个个体都不再为困顿的前路、隐形的桎梏而踌躇不前。
(图源:微信@真实故事计划pro)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足球吧。
前几日,真实故事计划发表了一篇关于北京球场上的妈妈球员的报道,她们面对着育儿责任、事业瓶颈和磨损的身体重重考验,却依旧选择在球场上挥洒汗水。
他们在稿件中这样写:
“比赛时,林梦时不时看向场外的家人。赛程进行到一半,孩子在嘈杂中睡着了,丈夫示意林梦,他要带着孩子先回家。”
“林梦说不清自己当时的心情。她只记得,丈夫和孩子走后,她终于能集中精力踢球了。”
那一刻,她不是母亲,不是妻子,甚至也不是世俗眼中的“好女人”。
她只是一个在绿茵场上奔跑的球员,仅此而已。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