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战主要是指为阻止或削弱敌方有效使用电磁频谱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目前电子战作为一种软杀伤能力,已经成为舰艇编队对抗反舰导弹的主要手段之一,力求实现降低反舰导弹对舰艇编队打击的成本交换优势。
不动声色的无源干扰
舰艇电子战大致可分为无源干扰和有源干扰两大类。
(资料图)
舰艇释放箔条弹(图片来源:新浪网)
无源干扰技术不主动发射或产生信号,利用被动技术改变雷达电磁波、红外、激光的正常传播条件以达到干扰目的。对于雷达的无源干扰经常采用的是箔条弹和角反射体。箔条弹在一定高度炸开后抛出箔条块,箔条块随之裂开将箔条散布成云状并低速降落,对敌方雷达信号产生散射,使其不能正常工作。如美军“超级箔条星”干扰弹有效频段覆盖8GHz~18GHz范围,最大射程高达4.5km,引爆后能生成大面积的箔条假目标云团,可以对雷达制导的反舰导弹起到迷惑作用。
充气式角反射体(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角反射体大多为充气样式,以金属织物作为反射面,投放后能快速形成在海面漂浮或空中悬浮的雷达假目标,充当舰艇的“替身”,干扰、欺骗来袭导弹末制导系统。以英制DLF-3型充气式角反射体为例,其采用类似球形的六十面体,共构造出20个角反射器,可模拟的雷达有效截面积超过了50万平方米。
而针对红外和激光的无源干扰主要是烟幕干扰,通过在空中释放大量气溶胶微粒,以改变红外波段或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来实施对光电探测、瞄准、制导系统的干扰。
主动暴露的有源干扰
有源干扰技术通过主动发射信号以达到干扰的目的。美军AN/SLQ-32电子战系统是此类装备的代表,该系统普遍装备美国海军各种水面舰艇,主要用于雷达告警、电子干扰和信号截获,可防御飞航或反舰导弹的攻击。
AN/SLQ-32电子战系统(图片来源:百家号)
AN/SLQ-32具备截获概率高和总反应时间短的特点,系统采用晶体视频接收测向和瞬时测频相结合的方案,采用介质透镜馈电多波束天线阵,用于接收的阵列共有16个波束,用于发射的每个阵列有35个阵元,共有140个50W功率的行波管,整个天线辐射的合成脉冲功率可达1MW。作战时AN/SLQ-32可以发出大量杂波迷惑来袭导弹的雷达导引头,也能够制造类似目标回波的假回波误导反舰导弹,还可以控制MK-36干扰弹发射系统对目标投射各式诱饵与箔条。
同时,针对越来越多的反舰导弹采用干扰源寻的等作战方式,为实现导弹末制导段全程有效对抗,舷外电子战系统也得到发展。以美军Nulka舷外有源诱饵为例,其任务载荷包括天线组件、宽带喇叭、最先进的隔离和模块化接收机组件以及混合微波电路,另外该诱饵还拥有自主信号处理、内置高功率输入保护和高增益以及最先进的增益稳定。发射前,Nulka利用这些信息结合母舰的航速、航向以及风向等参数,计算诱饵弹的最佳发射时间和最佳飞行航线,并将这些弹道数据编程输入诱饵弹飞行控制器,诱饵弹发射之后,载舰与诱饵弹不再进行通信联系,在使用干扰机天线对准威胁目标方位后,干扰机开始发射干扰信号以求使反舰导弹导引头的“视线”从不断远离的载舰平台上转移。
另外,红外有源干扰技术主要包括红外干扰弹技术、红外干扰机技术、定向红外对抗技术和激光致盲技术等;激光有源干扰主要有激光有源欺骗式干扰、激光有源抑制式干扰;对INS/GPS制导的干扰主要为通过发射电磁信号压制或欺骗导弹上的GPS接收机。
作者简介:兰顺正,专长为太空战略、军事战略、以及国际关系的研究和理论写作。在部队服役期间,编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军事理论著作《一个陆军上士的国防随想——有兵出塞》。在国际关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攻太空战略方向,现在时常在网络媒体及军事杂志发表相关文章,另外自己的第二本专著《镇星定海——构建中国未来的太空军事战略》也已出版发行。
出品:科普中国军事科技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作者:兰顺正(军事科普作者)
科学审核:费伯禹(资深军事内容编审)
策划:金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