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2家A股上市银行2023年上半年“成绩单”披露完毕。
(相关资料图)
整体来看,上半年增长承压的情况仍然存在,银行净利润增速整体放缓,15家银行较去年同期出现营收负增长,各类银行业绩增速分化较大。超九成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但资产质量方面表现良好,近八成银行不良率较去年年底下降,整体经营保持稳健。
专家指出,银行营收增速下降、息差减少、不良压力增加的现象短期内不会改变,不良率可能还会迎来反弹。2023年上半年是风险充分暴露的时期,宏观经济也会寻求新的平衡,并在2023年下半年趋稳,有望在2024年出现明显复苏迹象。
15家银行营收负增长
从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指标来看,42家上市银行基本延续了此前2022年报中的业绩排名。
六家国有大行依然稳居第一梯队。其中,工商银行以4474.94亿元的营业收入领跑,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02.55亿元、3657.58亿元和3192.07亿元。在营收排名中,素有“零售之王”之称的招商银行仍然是唯一一家跻身前五的股份制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784.60亿元。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以1769.76亿元和1371.55亿元排在营收第六、第七位。在股份行中,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的营业收入也突破千亿元,分别为1110.47亿元和1061.74亿元。
然而,结合去年同期营收状况来看,银行增长承压的情况仍然存在。今年上半年,仅有五家银行实现两位数营收增速,均为地方性银行,其中以常熟银行12.36%的增幅最大。在42家上市银行中,共15家出现营收负增长的情况,其中10家为国有行或股份行,分化较为明显。
半年报数据统计显示(同期数据以经重述后数值为准),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营业收入分别较去年同期出现-2.3%和-0.59%的微降。9家股份制银行中,浙商银行是唯一一家实现营收正增长的银行,同比增速为4.68%。北京银行、上海银行、贵阳银行、郑州银行和渝农商行营收同比降幅分别为-1.56%、-5.66%、-3.12%、-8.52%和-3.03%。
“不同类型银行业绩分化,主要是国有银行、股份银行在让利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主力军和领头雁的作用,相对于去年年中,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净息差分别收窄26.4BP(基点)和19.2BP,远高于城商行9.7BP的收窄幅度,净息差收窄加上金融资产收益同比下降,直接影响净利润和营收表现。”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记者表示。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前五名的位次与营业收入排名相同,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7.44亿元、1673.44亿元、1332.34亿元、1200.95亿元和757.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3.36%、3.5%、0.78%和9.12%。
地方性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亮眼,共有六家增幅超过20%,分别为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其中,江苏银行表现最为强劲,以27.2%的增速位列第一,另外还有两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达25%以上,分别为杭州银行(26.29%)和成都银行(25.10%)。
此外,5家银行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负增长,分别为浦发银行、郑州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贵阳银行,降幅分别为23.32%、19.14%、4.92%、3.49%和2.29%。对于营收和净利“双降”,浦发银行在半年报中指出,主要是“受资产重定价、市场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等影响”。
民盟上海市委金融专业委员会委员游春指出,地方银行扎根于当地,对于地方的业务耕耘更深,更能发挥地缘优势,且银行体量较小,净利增速高是很正常的。“另外,当前银行的营收、净利出现负增长其实是正常的现象。”游春谈到,“一方面因为当前经济正处于下行周期,从资产端来说,银行的贷款不像之前经济景气时那么容易放出去,而负债端又在不停吸收存款,增长承压就较为明显;另一方面也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周期有关,当前经济下行周期内,国家产业发展的相关大项目也较少一些,国有大行的大客户也会较少一些。”
“大中型银行营收下降,主要受部分银行净利润下滑带动,也就是净利息收入下降与手续费收入放缓拖累明显。净息差收窄,主要是近年来部分居民增加防御储蓄,部分存款定期化推升负债成本。同时,银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以及金融市场波动,金融资产收益水平有所下降等影响。”周茂华表示。
超九成银行净息差收窄
受到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净息差持续收窄给银行带来的压力仍然不容忽视。
据半年报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中,仅江阴银行和青岛银行净息差较去年同期略有回升,分别为2.20%和1.85%,其余40家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其中,常熟银行净息差最高,为3%,较去年同期下降9个基点。交通银行净息差最低,为1.31%,同比下降22个基点。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3年商业银行主要指标分机构类情况表(季度)》显示,今年二季度,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净息差值分别为1.67%、1.81%、1.63%和1.89%。据中报数据,共有17家上市银行净息差低于平均标准。此外,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银行净息差的“扣分标准”为1.8%,六家国有大行中仅有邮储银行达到这一标准线,为2.08%。
游春指出,多数银行净息差下降和经济周期性因素密切相关,少数银行的增长则与其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关联。“净息差下降是主流趋势,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信贷业务需求不强,贷款利率下行,但银行负债端利率具有一定的刚性,净息差自然就会收窄。这种情形下,如果银行净息差还能增长,说明本身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比较高、风控能力比较强,能够精准地识别客户风险,获取风险溢价。”
在当前净息差不断收窄的情况下,积极发展中间业务、扩大非息收入来源,对于改善银行经营状态意义重大。从半年报数据来看,非息收入占比最高的是南京银行,为43.94%。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39.93%和38.92%。从整体来看,国有大行非息收入占比水平较为中规中矩。“大行的体量非常大,所以尽管非息收入占比较低,绝对值还是比较高的,比例低并不能说明做得不好。”游春指出。
“非息收入多来自服务创新。从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中银行业的表现来看,非息业务的(隐藏)风险比利息业务的风险要大得多。另一方面,中国监管部门对银行的非息收入监管严格,而且主要监管力量集中于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大型银行,因此,大型银行在非息收入上的创新相对难度更大。”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教授李楠分析说,“在经济低谷期侧重于利息收入,正是大型银行稳健经营平稳度过经济低谷的底气。相反,中小银行相对缺乏客户基础优势,抗经济周期的能力较弱,就更需要在非息收入方面做出突破。”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非息业务创新不足,行业竞争同质化,非息收入对银行利润贡献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国内非息收入业务专业化能力有待提升。”周茂华指出,“未来为应对市场化改革深化、利息收入下降、市场激烈竞争,满足市场高质量金融服务和产品需求等,银行需要提升财富资管等中间业务创新和研发能力,合理加大资源配置。同时,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服务效率。”
33家银行不良率降低
从资产质量方面来看,42家上市银行中,有33家银行不良率较2022年12月底降低,拨备覆盖率整体保持在高位。其中,成都银行不良率最低,为0.72%,常熟银行以0.75%的不良率紧随其后,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的不良率均为0.76%,并列第三。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二季度数据显示,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率指标为1.62%。从半年报数据来看,仅青农银行、郑州银行、华夏银行和兰州银行不良率高于该统计值,不良率分别为1.93%、1.87%、1.72%和1.70%。国金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戚星在研报中指出,银行业资产质量继续向好,42家上市银行2023年上半年末平均不良率为1.17%,较一季度末下降1个基点。
“从近期披露的部分上市银行半年报情况看,上市银行净息差普遍收窄,银行净利润增速整体放缓,但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率下降且整体维持低位。其中,超七成银行不良率是下降的。”周茂华分析道,“整体看,上半年在净息差明显收窄情况下,银行继续保持盈利,难能可贵,结合资产质量良好表现,银行经营保持稳健。”
此外,《国际金融报》记者在统计数据时发现,今年上半年,在31家给出房地产领域不良率数值的银行中,有17家银行在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下滑甚至余额减少的同时,该领域不良率上升1至2个百分点。对此,游春告诉记者,现在银行都在收紧房地产领域的贷款,为了损失最小化,能够收回的就尽可能早的收回,剩下一部分收不回或是短期无法回款的,自然就变成不良贷款,这样一来房地产贷款总额下降而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不良率自然也会上升。
李楠表示,在房地产行业低谷期,各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自然会大幅度上升,这是监管部门可以提前预见的。因此,监管部门很早就颁布了“三道红线”给房地产贷款降温。“随着现在一系列降杠杆、去风险的政策出台,银行离开过度依赖房地产的状态,才是银行应有的正常经营模式。”李楠分析道,“今年下半年,导致营收增速下降的经济周期因素没有改变,导致息差减少的政策性因素也没有改变,导致不良率压力增加的房地产不景气也不会改变,因此,2023年与2022年相比,银行营收增速下降、息差减少、不良压力增加的现象不会改变。”
游春认为,从整体来看,整个银行业不良率之后可能还会有略微增长。因为部分银行贷款的风险还未暴露,不良率可能还会有新一轮反弹。下半年营收不一定会下降,但净利润可能不会有太大增长,净息差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但我们不必恐慌。”李楠最后补充道,“2023年上半年是风险充分暴露的时期,宏观经济也会寻求新的平衡,并在2023年下半年趋稳。一般而言,宏观经济政策对银行业绩的影响会有至少半年以上的延迟,随着各地各类稳经济促增长措施的出台,宏观经济有望在2024年出现明显复苏迹象,并体现在银行业的各类指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