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佳月 报道
“民以食为天”就餐是小事,也是民生大事。近年来,为建设便民生活圈,让大家“吃得饱”“吃得好”,社区食堂在全国遍地开花、加速发展,成为了热点话题。
那么,营养均衡、色香味俱全、菜品任选的社区食堂有没有进入你的“朋友圈”?就餐需要多少钱?为什么备受好评?今后社区食堂该如何持续发展?
(资料图)
8月24日中午,记者来到郑州市金水区通信花园社区长者同乐食屋,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腐竹青菜……冒着热气的饭菜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窗口的桌面上,各类菜品荤素搭配,再配上热气腾腾的米饭,看得人胃口大开,中午11点30分,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最近一段时间我跟邻居都在老年食堂吃午饭,饭菜美味可口、价格实惠,实在太方便了,有了社区食堂,不仅‘吃得饱’还‘吃得好’。”74岁的社区居民靳桂梅说:“社区食堂品种丰富又实惠,中午的米饭套餐,搭配花样多,60岁以上还享受优惠,以前孩子上班总是担心我随便应付吃得不好,现在他们也放心,我也省事,真的很暖心很喜欢。”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经八路纬三路便民营养餐厅、中原区陇南社区食堂、纬五路政七街供销社社区长者餐厅等多家社区食堂看到,用餐时段食堂人气均很旺,价格两素菜7-10元左右,两荤菜在10-14元左右,一荤一素在9-12元左右,一荤两素在12-18元不等,两荤一素在14-20元不等,还有各种小吃回锅肉、红烧肉等,价格均为30元左右。
“我们每天都会有5—6个荤菜7—8个素菜可供选择,大部分人均10元左右就能很好地解决午饭问题,老人更优惠在8元左右。”供销社社区长者餐厅工作人员孟凡召说:“我们始终都是坚持‘物美价廉’的原则,为大家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优质餐食。”
此外,记者了解到,为了让老人吃得放心,社区食堂各项环节严格规范,确保食品安全卫生。同时在菜品形式上下足了功夫,遵循少油、少盐等原则,均根据老年人的反馈与季节变化及时更新食谱,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社区还提供送餐上门的服务,所以备受大家好评。
“现在老年人需求越来越多了,我们联合各支部和楼组的志愿者根据需求,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提供义务送餐上门服务。”金水区花园路街道党建指导员张美荣说:“食堂自去年九月开业以来,社区居民反响一直不错,这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让辖区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实惠的价格、可口的味道、暖心的服务……由于精准切中了民生痛点和需求热点,多数食堂都场面红火、客流充足,吸引了许多老年“忠粉”,不仅如此,记者发现,一些年轻人、附近社区居民也逐渐成为这里忠实的消费者。
“我们家现在每天早上都在社区食堂吃早饭,卫生、可口、实惠,不用自己做饭,送孩子上学时间也不用那么紧张。”在经八路纬三路便民营养餐厅就餐的市民贾雪丽对社区食堂建设赞不绝口,“今后也希望可以多建社区食堂,让更多居民享受便利生活。”
原本设立初衷偏向为老服务的社区食堂,如今意外受到全龄的追捧,并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喜欢,逐渐“火热”,一些新店犹如雨后春笋涌出。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搜索关键词为社区食堂的注册企业大约4500多家(在业、存续),其中近一年里成立相关企业大约近1000家。大众点评App上,也涌现出许多社区食堂品牌,它们陆续开设连锁店、加盟店。
“社区食堂背后是民生‘大文章’。”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毋沁萍说:“物美价廉,营养健康,从老龄到全龄,社区食堂受到欢迎,是因为有惠民公益性,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据悉,近年来,关于推进社区食堂建设,国家和各地都出台了相应政策。例如:去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试点社区应规划配建食堂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
今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制定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中提到,“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各地民政部门也根据实际情况,对食堂建设、老年人用餐等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助。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简简单单八个字,一直高度凝练了政府的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
那么,今后该如何更好地发展,让社区食堂行稳致远?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明锁建议,可以出台更多扶持政策,从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给予保障,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做足服务性,同时,政府进一步合理引导,经营者也要提高市场运营能力,共同推动其做大做强。
毋沁萍表示,社区食堂建设要避免“一阵风”式推进,建设前需要考察调研与数据分析,摸清区域人流状况、社区家庭结构等,寻找合适的布局点和群众接受的价格区间等统筹规划。同时,也可以因地制宜进行一些创新,在社区食堂开办一些文化活动,打破单一的用餐功能,更好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让社区食堂不仅“暖胃”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