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以前的时候,社会治安并不是很好,坑蒙拐骗的现象很常见,百姓们出门都要惊心胆颤的,晚上更是不敢随意出门。国家对此当然不会坐视不管,面对犯罪案件不断增加,我国先后开始三次“严打”。三次“严打”针对的虽然是不同的问题,但是最终都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给人们带来了安定的社会环境。从1983年到2001年,我们国家在差不多二十年间进行了三次“严打”,人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变,社会治安以及各项立法也越来越完善。总的来说,这三次“严打”有着很大的区别,今天就讲一讲三次“严打”都有哪些不同。
七十年代末期,很多人游手好闲,没有工作,因此开始走上犯罪的道路。一开始这些犯罪的人未成气候,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犯罪的队伍中,最终形成了帮派与团伙。各大帮派的存在,给人们的生活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这是第一次“严打”的背景。
九十年代初期,社会治安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因为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仇富,而同一时期很多人都失去了工作,他们因为心理不平衡,最终也一起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是第二次“严打”的背景。
同样还是在九十年代末期,西方的影音视频和书籍也在国内广泛传播,其中包含的各种不良信息都对青少年带去了不良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犯罪,起初只是小打小闹,后来发展为了黑恶势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这个问题在第二次“严打”期间并未解决,因此便遗留到了第三次“严打”。这就是第三次“严打”的背景。
三次“严打”除了背景和打击对象上的不同,在“严打”目标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一次“严打”是在1983年,这一次的“严打”目标是未来三年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第二次“严打”是在1996年,当时的“严打”目标是解决社会最突出的治安问题。2001年第三次“严打”的目标是两年内实现社会治安的进步。这三次的“严打”目标是循序渐进的,每一次“严打”都为更好的社会治安填了一块砖瓦,最后砌成了一堵保护墙,保护着我们普通百姓。
三次“严打”期间,犯罪分子的罪行主要集中在抢劫、杀人等,不过,每一个阶段又有着时代特殊性。第一次“严打”时,因为警备人员不足,警察队伍发展还不完善,所以在搜捕犯罪分子时费了很大的力气,其中也有一些犯罪分子改名换姓逃到了偏远地区生活。第二次和第三次“严打”时,警察队伍发展起来了,打击的力度和精准度也更强了,之前畏罪潜逃的人也被翻案调查,最终绳之以法。
三次的“严打”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虽然三次“严打”有着很大区别,但是都在打击犯罪分子、教化群众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次“严打”的主力是警察们,如果不是他们一直坚持不懈的打击犯罪分子,如今也难有祥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参考资料:
《96“严打”大行动纪实》陈建新、《“1983年严打始末》刘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