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在这里,上大的夜,很精彩!|世界速看料
来源:上海大学      2023-05-22 16:57:08

日落时分,树影婆娑,车流、人流逐渐散去,上大路渐渐安静下来。路的北侧是百年学府上海大学,夜色之下更显庄重静谧。路南侧、与南陈路交界的环形大楼,却还亮着点点灯光。

循着光找去,便能看到宝山环上大科技园零号基地。从外观看,这是一栋寻常写字楼,但在许多科创青年眼里,这是他们梦想启航的地方。2021年2月挂牌启动以来,这个集师生创业服务、办公空间共享、科技成果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基地,已累计注册了214家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69项。

入夜了,是谁还在工位上停留,他们在忙些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楼,走近挑灯夜战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越夜越精彩

说到地下室,人们可能会联想到阴暗、潮湿、逼仄,但走进环上大科技园零号基地地下一层,1000平方米的空间宽敞明亮。中间是十几张办公桌组成的三四十个开放式工位,两侧分布着几间共享会议室,沙发休闲区、自助饮水区、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这是基地的“冒险家乐园”。

考虑到不少来自大学的科创团队和初创企业有研究、办公需求,却很难找到合适场地,环上大科技园便将地下一层整修一新,每天早晨8点到晚上10点开放,供团队免费使用。“有的初创企业只有两三个人,可以先在这里办公,大学生提前预约也可以来自习、讨论。”环上大科技园技术转移部总监刘泽华说。

傍晚6点,似乎没有看见想象中热火朝天的景象。刘泽华笑了,“可以过两个小时再来看。”

晚上8点再来,人竟多了不少。刘泽华解释,这是大学周边创新创业基地的特色。白天学生忙着上课,晚饭后才陆续赶过来。

最靠里的一间会议室始终亮着灯,里面的人正对着电脑认真讨论。没想到,直到两小时后他们还在热议。刘泽华介绍,那是棵岩阅读的团队成员。作为一款为科研阅读打造的工具,棵岩阅读利用AI技术辅助论文从收集整理到阅读沉淀的过程。团队自研的学术翻译引擎为多个第三方软件提供支持,上线以来平均每日为60余万人提供超550万余次的翻译需求。项目落地环上大科技园后,获评了2021年度宝山区优秀创业项目。

摆放着几个酷炫机器人的工位附近围了一圈人,他们是上海大学SRM机甲战队的成员,来自机自、计算机、通信、材料等学院。几天前,他们刚参加完第二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2023机甲大师高校联盟赛上海站3V3比赛。战队成员何征宇说,大家正在做赛后复盘。作为全球首个射击对抗类的机器人比赛,大赛将机器视觉、嵌入式系统设计、机械设计、人机交互等技术学科相交融,吸引了国内诸多高校的科创爱好者。

何征宇是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大四学生,毕业后将入职上海发那科从事研发工作。在他看来,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在这里奋斗的日日夜夜已成为青春不可磨灭的印迹。也是在备战比赛的过程中,他确定了今后的职业理想。

与SRM战队一同热烈讨论的还有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同学。小陆是该校G-Master战队的队长,特地前来取取经。看到上大同学有这样一片紧邻校园的研究测试场地,小陆的语气中流露出羡慕。更令他感慨的是,为满足机器人坡道测试需求,科技园还在车库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简易实验室。

在机甲机器人不远处,还摆放了正在研发中的自动婴儿车。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研二学生张硕介绍,涉及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模型车研究与制作的课外实践社团“自强队”的成员几乎天天来这里。有时大赛将至,大家做调试做得忘了时间,巡场的工作人员也会体谅他们,提醒大家走之前不要忘记锁门。去年末的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上,团队斩获了RoboCup@Home家庭组OPL项目冠军、服务机器人仿真项目亚军、通用服务机器人项目季军和超市助理机器人项目季军的好成绩。

一步步跨越

周杰伦有一首传唱度很高的歌曲《蜗牛》,其中一句“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打动了许多人。“一步一步往上爬”,也是基地内科创青年向往的路径。

“从地下室搬进三楼四楼是一步重要的跨越。”环上大科技园总经理李宇阳解释,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落地后往往会在三楼四楼租用办公空间,小型企业一般租45平方米的小间,规模大一些的,承租面积在百平方米左右。“等发展到中试阶段,企业会从零号基地‘毕业’,前往周边基地内更合适的载体空间。”李宇阳说,经过两年多建设,环上大科技园已建成九大核心基地,初步构建起“创业苗圃+市级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成果转化链条。

由上海大学师生团队共同创立的摇橹科技便是如此。这是一家主要经营新型气体传感器与呼吸式慢性病检测等系列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最初注册办公于零号基地。创始人之一陈杨在地下室待过,后来搬到楼上,一年后,随着企业中试场地进驻5公里外的环上大科技园1号基地,陈杨也跟了过去。

晚上9点,三楼依然灯火通明,记者遇到了还在办公的北鲲睿航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景渊。这是一家拥有智能船舶无人控制、辅助驾驶、辅助决策等控制系统和核心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高科技公司,2022年在环上大科技园零号基地注册成立。景渊说,选择宝山环上大地区是看中这里人才、技术集中,创新创业氛围好。眼下,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很快也要到环上大科技园1号基地进行船舶无人控制系统的加速开发。

走到四楼,一间布置雅致的办公室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上海精纳生涯管理咨询工作室所在地,创始人王雅英刚结束工作准备离开。王雅英是上海大学职业发展导师,工作室成立后与上大多个学院建立了共建关系。基地内初创企业多,在人员招聘方面缺少渠道和经验,而精纳咨询除了为师生提供生涯咨询、就业指导外,还凭借其人才供应链运营优势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王雅英说,“前不久隔壁的‘荟宸信息’找过来,在签约当天,我们就为企业招到了专业对口的实习生。”

临近晚上10点,大楼还有好几层亮着灯。李宇阳说,“这是常态。”李宇阳的办公室在六楼,工作之余,他习惯去各层转一转。

某个周末夜晚,他也去转了一圈,用手机拍下了挑灯夜战者们的身影,发到朋友圈。很快,收获了创新创业者们一片点赞,转发,有的还配上“奋斗”的表情。

【记者手记】浇灌好“科创之苗”

从环上大科技园0号基地离开已是深夜,心中却涌动着一股热流。初创团队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相互请教,调试机器设备时认真的眼神,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身上展现出的朝气活力,正是这片科创热土得以蓬勃发展的根本。

如何浇灌好这些“科创之苗”,让他们抽枝发芽,形成花繁叶茂的“科创之林”?相关政府部门与大学科技园公司正不断探求实践着。

一些细节和场景折射出基地内浓厚的科创氛围。比如入口处常常更新的活动招贴。记者采访的次日和再后面一天,分别有关于ChatGPT技术、影响及应对和世界知识产权日专场活动,创业者可报名线下讲座或在线上扫码观看。通向地下一层的入口旁,还介绍着环上大科技园企业员工租房福利,公寓位置、房型、专享优惠等一目了然。等待电梯上下的间隙也不会浪费,正好可以瞄一瞄电梯门上张贴的科技园专项政策细则。

氛围之外,还有对人的关怀。采访时,记者惊讶于科技园工作人员与大学创业团队的熟识程度,不仅能叫得出每个人的名字,对项目进度也掌握得很清楚。这恰恰是环上大科技园服务宗旨的体现——做好师生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合伙人”。他们相信,对所有科创项目一视同仁,为其匹配合适的项目经理、产业导师和投资人,才是对年轻人创新创业热情最大的尊重。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