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国一科研机构首次发布了对海外学校的评估!网传,这或许会成为以后中国看待海归大学的背景考核依据之一!
(相关资料图)
图源:央视网教育
根据新闻显示,2023年8月19日,由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境外大学学科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在京发布。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秦惠民教授主持发布会。据了解,这是我国首个跨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框架,有力填补了我国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空白。
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教授介绍,目前留学归国人员中出现“水硕”“水博”的现象日趋严重,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水硕”“水博”的泛滥源于我国缺乏跨国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自去年湖南邵阳学院1900多万元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引发热议后,一些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多被成为“水博”。而近期江苏一职业技术学院发布的2023年长期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名单中的6名拟聘用人员中4名为韩国私立大学博士,也再次引发了人们的质疑。这实际上是对在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韩国等高校攻读博士的含金量的质疑。
图:来源新黄河
由于国内攻读博士“卷”且还要“排队”,因此到东南亚、韩国等一些国家攻读博士学位,在入学难度相对较底、毕业要求相对宽松等“比较优势”,成为不少人、尤其是一些高校教师的首选。据一位留学中介说,“申请到马来西亚读博的中国人,一半是高校老师。”
一些英国等国家的一年制硕士项目,也成为不少国内大学生毕业生的选择——尤其是国内考研形式日趋严峻的情况下。
当然,“东南亚博士”是不是“水博”不能一概而论,也要看学校和专业,抛开菲律宾不说,仅就马来西亚而言,有些学校在国际上排名并不低,比如马来亚大学(澎湃新闻,2022)。马来西亚前五的公立大学的毕业条件并不容易,需要在纯英文环境下学习,并完成论文发表等要求才能顺利毕业。
但无论如何,东南亚国家博士似乎已经被打上了“水博”标签,且正在产生影响。那些拿到博士学位的人,可能会发现风向已经变了。
根据青塔的报道,一位毕业于2024QS排名65位的马来亚大学,正在找教职的博士面试了一所公办一本高校,但学校隐晦表明东南亚是他们介意的因素。有个offer已经准备走手续了,却被人事处扣了。据说东南亚和韩国博士今年慎重考虑,有的直接不要。
图 | 韩国博士找工作
还有网友分享说,有的学校甚至开会明确东南亚博士评职称不算,也不享受相关待遇。
图 | 东南亚博士,评职称、找工作遇阻
根据新闻报道,《境外大学学科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的联合研究团队选取了哲学、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图书与信息管理及教育学等13个国际通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领域作为评价对象,从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两个维度,对境外1万余家学术机构的相关学科实力进行了评价分级。其中,得分前2%评为A+、前5%评为A、前10%评为A-、前40%评为B、前70%评为C,得出《境外大学学科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
学科评级结果显示,哈佛大学的9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领域位居境外大学之首,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各有1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领域排名境外大学第一。
学术机构评级结果显示,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多伦多大学、东京大学、剑桥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综合竞争力位居境外大学前列。
《境外大学学科综合竞争力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
法学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教育学
经济学
历史学
社会学
图书与信息管理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语言文学
哲学
政治学
总的来看,目前这份排名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还在不断完善中,也许此次评估对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建立中国自主的跨国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来说确实是一次有益探索。当然,如果靠此来治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是一个未知数。
⚪来源: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新东方在线托福、青塔等平台。
⚪内容为节选,为阅读及排版便利,删去注释与参考文献等内容,有需要的读者敬请参考原文。
⚪社科学术圈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