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1日讯8月21日,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隆重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武汉文学艺术的强劲实力与良好发展态势,文艺生产总量、获奖数量和获奖层次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处于前列,构建起武汉文艺的自信,“文艺汉军”成为武汉的重要文化标识和独特的城市形象。
(资料图)
京剧《母亲》先后亮相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等国家级艺术盛会。
精品迭出
汉产文艺作品屡获国家级奖项
文学汉军保持全国第一方阵。九次“文代会”以来,武汉文学院专业作家创作出版各种文集1400余部(篇),50余部作品翻译成外文出版,《向往温暖》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她的城》获第五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第十一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获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十四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山河袈裟》《高原上的野花》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父亲原本是英雄》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逐光的孩子》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美术汉军屡进国展大展。一批老中青艺术家不断推出精品佳作,19幅名家作品受邀赴国外参展,《收租院》参加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111幅美术作品国展入展或获奖,《极目楚天舒》《红莲》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山火》获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举办武汉画院美术作品晋京展,受到全国美术界关注。
武汉戏码头品牌响亮。京剧《母亲》、汉剧《宇宙锋》、楚剧《万里茶道》、话剧《逆行》等一批优秀剧目登上国家级舞台。
杂技《扬帆追梦·浪船》获得中国杂技最高奖项金菊奖。
人才辈出
文艺领军人物享誉全国
武汉一批文艺领军人物享誉全国。6位作家当选中国文联十一届、中国作协十届全委会委员,池莉当选中国作协十届主席团委员,刘醒龙当选湖北省文联十届主席团主席,李修文连任湖北省作协七届、八届主席团主席。刘子微获第二十二届和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夏青玲、王荔、余维刚分别获第二十五届、第二十七届、第三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各文艺门类人才辈出。音乐、书法、摄影、舞蹈、曲艺、杂技、民间文艺、影视、文艺评论等荣获全国性大奖173项,荣奖省部级奖195项。徐宁、姚俐玲、黄一璜及钢琴作品《南国》《妈祖庙前的三抹风景》、舞蹈《莲湘闹春》、汉绣作品《屹立的国旗》、杂技节目《技炫黄包车》《扬帆追梦·浪船》、电视剧《香山叶正红》、文艺评论《重建我们的文学理想》分别摘取音乐金钟奖、曲艺牡丹奖、舞蹈荷花奖、民间文艺山花奖、摄影金像奖、杂技金菊奖、电视剧飞天奖、文艺评论啄木鸟奖。
2022武汉双年展。
以文塑城
用心用情讲好武汉故事
武汉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文艺到人民中去,唱响新时代主旋律,高扬新时代文艺风帆,奏响新时代最强音,肩扛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重要节点文艺从不缺席,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了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重大文艺创作活动。重要现场文艺从不缺席。策划举办纪念辛亥首义百年书画展、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国美术作品展、“百年辉煌·武汉记忆”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水彩画(静物画)名家邀请展、第16届中国合唱节等国家级文艺活动,成功举办“武汉双年展”,全国汉剧艺术研讨会暨汉剧流播主要地区优秀作品展演,创下武汉举办国家级文艺活动的多个首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全市文艺工作者以艺战“疫”,创作推出一批优秀抗疫主题文艺作品,在关键时刻起到了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积极作用。
记录城市年轮从不缺席。围绕为城市立传、为人民抒怀开展“武汉系列”文艺创作,推出报告文学《雕塑大武汉》十二辑、“丹青大武汉”美术创作十七届,“书写大武汉”书法创作十三届、“聚焦大武汉”摄影创作十届、“唱响大武汉”音乐创作八届,艺术让武汉的城市形象更好地立起来、传播出去。从2013年开始,连续十年编辑出版《武汉印象》丛书,名家大家、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者、外地客人以散文、摄影、美术、书法等形式,怀着热爱共同书写城市记忆。推出《东湖印象》丛书、《在此》等一批文艺精品,用心用情讲好武汉故事。
《武汉印象2021—2022》。
文化惠民
千余文艺家志愿者活跃江城
聚焦以文惠民,把人民最需要的文艺送给人民。武汉广大文艺工作者带着真情开展志愿服务,扑下身子采风创作。红色文艺轻骑兵驰骋江城,全市常年活跃着千余名文艺家志愿者,他们深入到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军营、公共空间等,以“送欢乐下基层”“文化进万家”“到人民中去”等为主题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1500余场次,每年服务群众达100万人次。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边疆民族地区、结对帮扶地区和生产建设一线,开展“文艺润疆”等活动体验生活,涉及重点题材主题创作安排艺术家挂职锻炼,推出了《美丽乡愁》《你好,优诗美地》等一批助力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的精品力作。
同时,文化惠民的触角向下扎根。市级文艺家协会、基层文联、业务主管社团结合自身特色优势,以会节、届展等为载体,打造长篇小说创作笔会、东湖诗歌节、武汉高校大学生戏剧节、京剧票友艺术节、南湖诗歌艺术节、问津文化艺术节、曾卓诗歌节等品牌文艺活动,让更多受众享受文化生活、提高艺术审美。
(长江日报记者王娟 叶飞艳 通讯员蔡柳柳 张睿)
【编辑:邓腊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