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怡
近日,鄱阳湖沿湖多地再现旱情,昔日“长波万顷阔,大舸一帆轻”的鄱阳湖大面积萎缩。位于我国东南暖湿地带的鄱阳湖周边,为何会出现宛若西北寒旱地区的沙漠景观?其实,这一现象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为地理学家朱震达所关注。
1986年,朱震达发表论文《湿润及半湿润地带的土地风沙化问题》,揭示了非寒旱地区的土地沙化现象,其中就包括赣江下游鄱阳湖周边的沙地和沙丘。他分析发现,湿润及半湿润地带虽然拥有相对丰富的年降水量,然若地表由沙物质组成,植被遭破坏而沙体裸露,且干季与风季同步,在风力作用下就会产生风沙活动,形成沙丘起伏的沙漠景观。
【资料图】
当时,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沙漠早已为学界和社会所关注,但湿润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沙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难入一般沙漠专家法眼,而朱震达敏锐地意识到此类地区沙化问题的严重性。他指出,湿润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沙化虽然范围小、分布散,但多位于人口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更为直接的影响。
朱震达先生是中国沙漠研究的第一代领军人物,他早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史地系和南京大学地理系,后被中国科学院选派至苏联留学深造,专攻沙漠研究。1958年,朱震达学成归国,先后参与、组织了对塔克拉玛干等中国北方寒旱区沙漠的系统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先后于1974年和1979年编绘出版了1:200万《中国沙漠分布图》和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沙漠图》。他于1974年完成的我国沙漠研究首部通论《中国沙漠概论》,迭经修订重印,已成中国沙漠研究之经典。1978年,他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即今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之前身,随后又创办《世界沙漠研究》《中国沙漠》和《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集刊》等专业刊物。因其学科开创之功,朱震达先生被誉为“中国沙漠研究之父”。
朱震达倾心于沙漠研究,有着自觉的现实服务意识。上世纪50年代,他关注北方寒旱区沙漠,与当时包兰铁路初建,亟需解决沿线沙漠控制和风沙防护问题密切相关。很长一段时间内,沙漠研究的重点是现有沙漠的控制和治理,但自70年代后半期,结合世界沙漠研究趋势与国内生态现实,朱震达指出,中国及全球面临的沙漠问题已不止现有沙漠的治理,还包括生态脆弱地带向沙漠的转变。未来,我国沙漠研究的重点应当从沙漠转向沙漠化,即以沙质荒漠化问题为中心,深入探究沙漠化的成因和过程,并做出预测。
80年代上半期,朱震达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沙漠化的专题研究,研究区域也从传统的干旱区沙质荒漠转向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及旱作地区的现代沙化土地。80年代后半期,朱震达的研究重点又从沙漠化过程转向沙漠化防治,积累总结适合不同气候带沙漠化防治的路径和措施。“沙漠”与“沙漠化”仅一字之差,但内涵大不一样。朱震达强调,沙漠化土地不是沙漠和戈壁,而是曾有生产力的土地因为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而呈现为类似荒漠或沙漠景观的退化土地,也就是说,沙漠化土地是曾经具有生产力的土地。朱震达如此强调,是因为当前具有生产力的土地有可能因为人类活动而重蹈覆辙,趋于退化,而已经退化的土地,经过一定措施,仍有恢复生产力的可能。朱震达测算中国沙漠化土地的面积约为30万平方公里,该观点遭到不少质疑,反对者认为沙漠化土地与沙漠应当统算,如此则有百余万平方公里。不同算法会影响国家环境治理资金的流向与分配,朱震达从科学出发,尊重自然规律,不夸张、不虚报,力主有限的生态建设资金优先导向具备恢复可能的沙漠化土地。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朱震达的关注点从沙漠化防治扩展至土地荒漠化治理,湿润及半湿润地带的沙化土地由此进入他的研究视野。朱震达研究了这类沙地的成因和特征,称此现象为“土地风沙化”。
风沙化问题甚至出现于温暖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西南昌新建厚田,因赣江河道下切,两岸相对抬升,赣江冲积物经过季风的吹蚀、搬运,出露堆积,形成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周边极为罕见的沙漠景观。为此,江西地方政府力邀兰州沙漠研究所参与赣江下游流动沙地的治理。1988年初,朱震达的团队在南昌厚田建设沙漠试验站和治理示范区,将西北沙漠、华北风沙的治理经验运用于赣江下游沙地,种植绿化面积近27公顷,人工绿化带与沙漠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有效遏制了沙地的移动扩展。
朱震达介入这项工作,有其学理上的考虑。兰州沙漠研究所参与第三世界国家沙漠治理,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办国际培训班,广泛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沙漠,其景观样态和整治模式均有差别。中国已有的理论与经验主要得自西北温带沙漠,并不能机械地套用至其他类型的沙漠,因此,中国的沙漠研究还需要更多亚热带土地沙漠化的规律探索和治理实践。赣江下游沙地、红壤地区的石漠化土地以及海滨沙地虽非典型沙漠,但从学科发展角度言之,正是需要探索的空白领域。更何况,湿润及半湿润地带的土地沙化更接近人口、产业稠密地区,其发生机制更为复杂多元,影响路径更为微妙深广,与现实问题的关联亦更为紧密。
鄱阳湖周边的风沙化土地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地区沙化特征,朱震达团队在厚田的治沙实践经验不仅可运用于我国南方的风沙化土地,还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及中国科学院“国际沙漠化研究与培训中心”的现场教学案例,被推广至世界其他同类湿润地带的风沙化治理。
上世纪90年代初,朱震达退休,但他依然关心着沙漠治理和荒漠化防治。他对南方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研究,大多完成于退休之后。朱震达心系的不仅是寒旱区的沙漠和沙漠化,更是各地的土地退化问题;他所寄情的不是个人的颐养天年,而是子孙后代安居乐业,共享美丽中国。
1999年6月的一天,北京酷热难当,朱震达忽接水利部电话,希望能向他咨询关于沙漠化定义的问题。先生非常兴奋,坚决谢绝对方上门,执意亲自前往指导解释。当晚因劳累过度,朱震达突发脑溢血入院。中青年时期艰苦的野外岁月,在他身上落下了不少病根,此后七年,他辗转多家医院。2006年9月30日凌晨4时20分,饱受沉疴的朱震达先生离开人世,享年76岁。
朱震达一生寄情沙漠,却是地道的水乡之子。1930年6月20日,他出生于浙江海宁的江南氤氲之中。投身地理科学后,因缘际会,以干旱苍莽、飞沙扬砾的沙漠为一生事业所依,从无到有,建立起中国的沙漠科学研究。在他科学生涯的后半程,不惧讥疑,将关注点转向人口稠密的湿润及半湿润地带。他对湿润及半湿润地带土地退化的敏感与关切,或许也与他出身江南有关吧。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