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体验价99元,一对一VIP6888,“AI”填志愿APP靠谱吗
来源:扬子晚报      2023-06-29 12:20:28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开通了高考分数查询,眼下最受关注的话题就是“高考志愿填报”。与往年相比,今年填志愿工作出现了一股“AI”热。各种各样的AI填志愿软件大行其道,考生只要输入分数等信息,即刻就能生成一张详细的选校方案。那么,AI填志愿究竟是高科技“神器”,还是并不靠谱的噱头呢,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相同信息 不同AI产品建议千差万别

无论是网页搜索,手机APP商店,输入“AI 填志愿”,就会出现一大波网页或APP产品。记者以统一关键词“江苏 高三选科 物化生 512分 排名”进行了体验。

在网页“掌上高考”页面,点击进入AI志愿助手后,记者填写完试验信息。网站以各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为依据,提供了673个推荐志愿,其中包括123个冲刺志愿(大连工业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291个稳妥志愿(内蒙古农业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和259个保底志愿(江苏科技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

在某短视频平台的“掌上志愿”APP中,在进入“掌上志愿AI填报”小程序内,记者填写了同一试验信息后,该程序共提供了579个推荐志愿,其中包括冲击志愿293个(苏州城市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等),稳妥志愿149个(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等)和保底志愿139个(江苏理工学院、北华大学等)。

在某浏览器的“高考”APP中,有着醒目的高考分区,与其他AI志愿填报的APP不同的是,其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的推荐方式,分别为院校优先和专业优先。在院校优先的选择方向中,填写完试验信息后,总提供了709个推荐志愿,其中包括冲击志愿176个(金陵科技学院、江苏海洋大学等),稳妥志愿214个(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等),保底志愿319 个(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等)。在专业优先的选择方向中,共有1156个推荐志愿,其中包括冲击志愿320个(徐州医科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稳妥志愿397个(青岛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保底志愿439个(盐城工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等)。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分别使用了高分、中段分、低分分别进行了体验,发现高分段和低分段里,“AI”填志愿产品提供的建议差别较小,而在中段分数,同一关键词,会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想让AI量身定制“志愿”? 先充个值

在体现各种“AI”填志愿产品时,记者发现很多产品都宣称通过AI智能或大数据功能,结合高考成绩和院校历年录取,可智能计算出学校的录取概率,并且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服务。虽然大部分产品都提供了一定的免费测算功能,但往往限制了次数,提供的方案非常宽泛,且显示内容有限,而如果想得到更加精准的建议,就只能选择付费服务。

记者查阅多款“AI”填志愿产品,发现付费服务的价格悬殊很大,小到9.9元,多至几百几千元,甚至多款产品开出了5000元以上的高价。以一款App为例,在免费服务上,该App显示出多达800多个相关院校、专业选择,录取概率从2%到99%,但该App仅提供24家低概率大学名单,如果想要获得高概率名单,则需开通会员才能显示。普通会员价格体验款为99元,VIP会员收费688元,“一对一”VIP会员则收费6888元。

尽管价格不菲,记者发现不少“AI”填志愿产品购买者众多,部分网友推荐的产品出现了售罄字样。

对于这股“AI”填志愿产品热潮,徐州的一名家长表示,他已经下载过多款产品,花费超过了千元,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花费低的条件下,各App往往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建议,但在充值一定数额,提供更多关键词后,往往给出的方案也比较雷同,“其实,这些APP提供的方案跟我了解的信息差不多,我本意想获得一些个性化信息参考的”。

另一名学生家长则表示,这些“AI ”填志愿软件顶多帮自己梳理汇总一些信息,省去了自己查找的麻烦,但由于各种软件分析结果差异太大,他肯定不会将它们提供的方案作为孩子填报志愿的最终决策,不过该家长也表示,现在家长群里都在流行、推荐各种所谓“靠谱”的软件,他自己忍不住跟风体验了多款后,最后大家的感觉都是“用处不大”。

“AI”填志愿可参考不能依赖 更要提防风险

对于“AI”填志愿产品流行现象,在徐州从事多年志愿填报辅导的孙老师告诉记者,各种AI志愿填报软件,都是基于同样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分析历年各分数段考生的去向,罗列出考生分数条件符合的学校,通过人工智能推荐算法或匹配模型。因此,对于一些信息不对称或者不太了解相关高校分数段的家长来说,这些APP产品可以省去搜集信息的时间,是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的。不过孙老师也表示,AI产品始终只能基于一些公开的数据建模,是无法针对每一个考生的具体特点作出综合评判,比如考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这些软件运作思路都差不多,先提供粗略的咨询,想更精准的选校,就要付费了,至于最终根据考生个体特点‘量身定制’,大概率会回到专业的辅导老师提供人工服务,也就是传统的线下填志愿辅导方式。”

徐州一中高三年级处处长冯阳表示,对于目前“AI”填志愿热,家长、考生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但不应该依赖,不同“AI”产品建模思路和数据库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对于高分段学生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分数段集中的学生来说,参考价值就要打个问号。“填志愿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的事,比起机器算法,可能你的老师、家长更了解学生的情况”,冯阳表示,高考过后,各个学校都会组织辅导填志愿活动,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类似活动,获得更加准确和专业的建议。

记者采访发现,通过“高考填报志愿”软件其实早已形成了一条完备的产业链,只是今年“AI”热,让很多类似App都挂上了“AI”的名头,这些软件本质上还是一门生意,主要是看准了很多家长的焦虑和信息不对称,而部分软件还存在不小的风险,比如部分软件要求使用者输入个人身份信息等数据,容易产生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一些软件宣称有“内部信息”,谎称能精准指导;甚至一些软件与“黑中介”合作,进行违规招生、夸大宣传、诈骗等行为。教育部官网曾发布预警: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通过互联网、电话、面询等方式,向考生和家长开展高校志愿填报指导活动并收取高额服务费,存在政策不准、信息不实、误导甚至诈骗等问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志亚 实习生 史星杰

校对 盛媛媛

财经

Copyright @ 2008-2017 news.dfc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财经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dfcjw@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