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治疗出院后只能卧床,脑梗治疗后说话含糊不清,大病初愈后时常感到疲惫……度过急症危险期的老人,如何恢复大病之前的生活质量?作为最早对多病共存的老年综合征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医院,北京老年医院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的跨学科康复模式,组建“一位主管医生、多位康复师”的团队帮助老人提升生活质量。
调研样本
(相关资料图)
定制康复方案 动态评估调整
“这是不是土鸡蛋?病了以后我都不知道鸡蛋什么价了。”下午5时,67岁的赵女士已经完成了当天的康复项目,回到病房里双手剥着鸡蛋,和病友、护工聊天。三个月前,赵女士因为急性脑梗做了溶栓手术,之后还有偏瘫、口齿不清的症状。经过系统的康复评定和规范的康复训练,现在她已能上下楼梯、独立吃饭,还能完成“剥鸡蛋”这种对手指灵活度要求较高的动作。
“剥鸡蛋看着简单,但背后需要接受的康复治疗并不少。”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张晓强说,“患者入院时,偏瘫侧手臂甚至做不到基本屈伸。”收治赵女士入院后,张晓强根据她的个人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康复方案。
张晓强介绍,要想让赵女士恢复到能剥鸡蛋的水平,首先要刺激她的手臂肌肉,用粗糙表面擦刷手臂或者拍打手臂,诱导肌肉活动;然后要促进分离运动,引导她单独控制小臂或者手掌;最后要训练手指精细活动,比如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等。“这只是康复过程中的一部分。”张晓强补充说,“还需要协同恢复下肢功能、语言功能,最终让她达到生活基本自理的水平。”
除了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之外,赵女士每周还要进行一次效果评定。“有句话叫无评定不康复。”老年医院康复科主任高亚南说,“阶段性了解老人各方面功能状况,才能及时调整下一步康复计划。”
“她刚来的第一个月不愿意参加康复。”赵女士的护工说,“也不好好吃饭,每天都在哭。”张晓强说,老人在术后出现情绪障碍是普遍现象,这也是康复治疗观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的老人在查房时只说今天有点累、状态不好,不想去做康复了。我们一方面会考虑目前康复方案的强度,另一方面也根据经验给他查心电图。”高亚南说,老人在康复过程中可能有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急转直下的特点,康复人员必须更加谨慎小心。
严格执行计划 陪伴老人康复
赵女士的心态转变,发生在她偏瘫侧手臂“突然会动了”的时刻。“康复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恢复功能的感觉就在一瞬间。”赵女士说,“以前我总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了,后来在康复师的陪伴鼓励下看到效果,才开始积极主动参加康复。”
现在,赵女士每天8点起床,由护工送到康复中心,在康复师的陪伴下,上午、下午分别完成不同类型的中西医康复项目,随后回到病房吃药休息,等待医生查房。“一位患者对应一个康复组,康复组包括一名主管医生和负责不同项目的康复师。”张晓强介绍,“康复师会和我们频繁地面对面沟通,准确执行医嘱。”
“很好!您抬手做得特别棒,咱们再试试其他角度。”赵女士的康复师李春梅正在康复中心指导老人使用器械。她一次次帮老人调好器械设置,再向老人示范如何抬手放手,并反复询问老人的感受。康复中心提前为有需要的老人分时段预约各类康复项目,保证每位老人来时都有康复师陪伴。“在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康复师一直鼓励我。”赵女士说,“有时候练得慢、结束得晚,康复师会陪我到完成计划为止。”
“各类康复项目需要在不同的治疗室完成。”李春梅介绍,康复中心一层用于物理治疗,摆放着许多帮老人恢复四肢整体功能的器械;二层用于作业治疗,训练老人吃饭、系扣子等生活技能,也用于言语治疗、心理治疗。赵女士的手指训练就是在作业治疗室完成的。李春梅说:“平时我会让老人在这里拧螺丝,帮她恢复手指的精细控制能力和力量,用特殊手柄玩切水果的游戏,帮助恢复灵活度。”
作业治疗室的另一侧,康复师正在给老人做针灸、推拿、中药熏治。“中医有很多方法可以调理疲劳。老人疲劳后,康复积极性就降低了。”高亚南说,“还有的老人特别不愿意每天吃一大堆药片,中医康复治疗有时能减少用药。”
调研手记
让老人理解康复治疗作用
“病都治好了,还有必要花钱康复吗?”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许多老人及家属不明白康复治疗的意义。简单来说,康复治疗让老人“能走路就不坐轮椅;能坐轮椅就不卧床。”只有尽可能恢复患病以前的生活质量,老人才算脱离了疾病影响。
目前来看,老人及家属或嫌康复浪费钱,或嫌康复太麻烦,感觉不如自己在家锻炼划算、方便。在花费方面,康复治疗能省下后期更大的开销:老人身体功能退化得越严重,后期照顾投入的人力财力就越多。在康复方式方面,老人必须要在专业医生、康复师的指导下才能获得安全、有效的康复效果。自己盲目锻炼可能是南辕北辙,对身体产生更大的伤害。
北京老年医院康复科主任高亚南认为,应该加强康复方面的健康宣教。康复科医生及康复师可以经常参加社区义诊,多写一些科普文章,或者参加媒体节目。其他科室的医生也可以为治疗过程中的老人提供康复信息。目前,老年医院与市属12家三级医院形成康复医联体,能实现康复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