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学会公布了2021-2022年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全国共有5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奖。5位浙大人荣列其中。
王 峰
【资料图】
王峰,沈阳农业大学现代设施园艺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2017届浙江大学蔬菜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是设施蔬菜逆境适应机制与光调控,“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辽宁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的骨干成员。
他主要研究包括:设施蔬菜对光温环境的应答与光调控;设施蔬菜逆境适应机制与抗逆调控;设施蔬菜光合作用环境适应机理及高光效设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10余项科研课题。在New Phytologis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Plant Physiolog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155.737。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件、软件著作权1件,参与制定地方标准3项。
王蒙岑
王蒙岑,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植保系副系主任,农药所副所长。2010届浙江大学农药学专业硕士。
他长期从事植物病害防治研究,围绕植物-微生物-环境互作、植物病原菌致病机制、植物与微生物源农药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曹光彪高科技发展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等12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构建了整合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生态学、人工智能的叶际微生物组学交叉研究框架,发现了叶际微生物组调控植物抗病的新机制,研发了靶向病原菌致病力的植物病害防控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Food、Nature Plants、Fundamental Research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入选封面论文、ESI热点和ESI高被引论文、F1000最高星级推荐,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获2022年度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
师 恺
师恺,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2007届浙江大学蔬菜学专业博士。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他主要从事蔬菜作物生长抗逆品质生物学基础及其绿色安全生产调控的研究及教学工作。教学上,主持省级教改项目,主讲的《园艺植物栽培学II》入选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科研上,以第一/独立通讯作者在EMBO Journal、Plant Cell、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等生命领域主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件;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
何 艳
何艳,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2006届浙江大学土壤学专业博士。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现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Soil Sci Soc Am J副主编等学术职务。
她一直从事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污染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土壤污染微生态与健康重建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发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课题/优秀青年基金、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重大项目等,在Soil Biol Biochem、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ISME J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百余篇,主著/编出版中、英文著作各1部,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件,参与制定地方标准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的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程晓非
程晓非,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2010届浙江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获得者,东北农业大学第八届教授委员会委员,东北农业大学第四层次引进人才,东农学者计划“学术骨干”、“杰出学者”(JC1),智慧农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植物与病原微生物学科团队带头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lant Cell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发明专利2项。
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
“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于1988年在中国农学会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自2020年度由国家奖励办正式批准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农业科学和技术带头人,是全国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学术奖。
为浙大人点赞!
相关统计如有遗漏,
敬请留言补充。
素材来源:科奖中心、浙江大学教师个人主页、东北农业大学官网、科学中国人、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浙江大学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排 版:文宣部学生融媒体团队 郑家宜
今日编辑:熊真真
责任编辑:冯国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