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983年,湖北武当山,一位男子经过一村庄时,因口渴难耐,就到农家讨水喝,没想到被一扇朱红色的木门吸引,凑近一看,惊喜万分! 这位男子是文物专家,负责武当山附近村庄文物征集工作的。那天,他走了一上午,又累又渴,在途经山下一个村庄时,敲开了一户农家讨水喝。 “老乡,能给碗水喝吗?” 山里人家热情好客,村民得知他口渴要喝水,就领他进屋,直接捧上了一壶凉茶:“如不嫌弃,就请喝一碗茶吧!” 文物专家虽是个文化人,此时也顾不得斯文形象了,端起一碗茶“咕咚咕咚”就喝下了肚,顿时浑身舒畅无比。 这时,他“职业”的眼光突然被一扇朱红色的“木门”吸引了!
只见它款式独特,左上角留有火烧过的痕迹,门上写满古文,看上去与村民家的陈设格格不入,很像是古物。
文物专家忍不住上前仔细查看,这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门的正上方赫然写着两个繁体的大字:“圣旨”。 他好奇地读了下去,圣旨的内容为: “大岳太和山各宫观,有修炼之士,怡神葆真,抱一守素……若道士有不务本教,生事害群,伤坏祖风者,轻则即时谴责,逐出下山;重则具奏来闻,治以重罪。” 落款为:永乐十一年十月十八日。 很显然,这是明代永乐十一年(即公元1413年)十月十八日,明成祖朱棣为规范武当山道士的行为而颁下的一道圣旨。 因此,这不是一扇木门,根本就是一道“圣旨”。
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文物专家内心无比激动,他问主人:“老乡,你这门从哪里来的呢?”
主人随意看了一眼,道:“是我十几年前在山脚下捡来的,觉得木头好,就拿回来装在了柜子上。” 文物专家上前摸了摸门,的确木材厚实,一看就是上好木料,就跟主人说:“你这门能拆给我吗?” 主人家懵圈了,这破木门有啥稀罕的?当柴烧还差不多。 因此,就打趣道:“一看您就是个有文化有身份的人,拿这破木头做啥用?还不如给我当柜子用呢。” 文物专家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普查并收集民间文物的。见村民不舍,他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说这木门很可能是文物,要拿回去做进一步鉴定。 而后,专家又给主人宣贯了国家文物的相关知识,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说对于国家文物个人是不能私藏的,要上交国家,否则就是违法的。 主人家这才恍然大悟,他挠了挠头,没想到自己用了十几年的柜门,竟然是一件国家文物。因此爽快地对专家说:“既然是文物,就按您说的办吧。” 文物专家见村民积极配合上交文物,十分欣慰。他跟村民承诺,文物不会白白上交,之后一定会给予他奖励的。 终于,文物专家因一碗茶得了一件文物,他将木门带回文管所。 经过一系列鉴定,这扇木门原来是600多年前明代的“漆木雕金圣旨牌”。
它的材质也不是普通木头做的,而是由珍贵的银杏木制成,还用杉木做边框。因此从其本身而言,也是非常珍贵的,加之上面有皇帝的圣旨,就更是稀世国宝了。
我们知道,古代皇帝的圣旨一般都写在锦锻或绢布上,而这道却圣旨写在了朱红色木门上,更加说明国宝的稀世罕见与珍贵无比。 而且还用了最高等级的龙纹,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明代官方对圣旨是有严格规范的。 根据《皇明诏令》记载:颁给一品官的圣旨装饰的是仙鹤纹,二品以下的圣旨装饰的是云纹,而这块圣旨用的却是最高等级的龙纹,可见朱棣对武当山的厚爱。 明代统治者对道教十分尊崇。朱棣登基后,宠信道士,不断赏赐封官,还选用博学之人充实武当山宫观,甚至为规范道教作了各项增补与修正。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朱棣会颁布这么一道圣旨给武当山了。圣旨上写的内容就是希望武当山道士 能严格遵守清规戒律,若不从,则严惩。
“漆木雕金字圣旨牌”制作精美,有着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它的发现为我们研究明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如今,这块“漆木雕金字圣旨牌”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在武当山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