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募基金半年报密集披露。经历了上半年的震荡市场,公募基金如何把握后续投资机会?记者梳理了中欧基金旗下产品半年报,整体观点对于后市判断并不悲观,并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韧劲。
其中,深度价值派老将曹名长认为,当前市场估值依然处于历史低位区间,而企业的业绩则将从历史低位逐步改善,这两点均将对整个市场表现形成支撑,未来一段时间市场走势大概率逐步向好。配置思路上,整体持仓偏重于顺周期板块,并在今年上半年布局了轻工制造、医药生物和电力设备等行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曹名长:对经济整体不悲观主要配置顺周期板块
今年上半年,宽基指数涨跌互现,市场风格回归价值。回顾上半年操作和组合表现,坚守深度价值投资的中欧基金老将曹名长在中欧价值发现半年报中表示:“上半年由于去年底看好今年经济复苏,我们主要配置在顺周期板块,虽然二季度经济再次出现短期下行导致顺周期板块出现一定调整,但总体来看上半年顺周期板块的表现强于市场,这使得我们的组合表现较平稳。”
对于前期市场调整和后续走势,从业26年、历经多轮市场牛熊周期的曹名长认为并不悲观。“我们对经济和经济整体并不悲观,因为经历了过去一段时间的调整,经济环境向改善的方向发展是不会变的,至于幅度的大小,我们认为并不特别重要,如果为了经济短期出现快速增长而牺牲了长期的平稳恢复,反而有可能得不偿失,而让经济自然地恢复,辅之以一些温和精准的政策,这样带来的增长有可能更为持久,因此也更有可能推动市场持续地上涨。”
具体到操作上,曹名长表示,组合的总体仓位一直维持相对稳定,因此配置方向主要在顺周期板块,而针对宏观经济环境的这种变化,我们对持仓做了一定的调整,增持了从长期视角看好的汽车等制造业产业链公司以及一些与消费相关的行业,减持了部分地产开发,对于地产产业链的一些相关标的,由于也是消费属性,我们则继续持有。
蓝小康:看好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和高股息资产的投资机会
同属价值投资派的中生代基金经理蓝小康,也看到了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韧劲。“投资者对于经济实际运行情况的判断、对经济的未来预期,以及对股票市场的定价都被悲观情绪影响了。”蓝小康在中欧红利优享半年报中表示,投资者把债务问题想得严重了;把老龄化、少子化等人口的长期问题过于短期化思考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家,尤其是在过去三年,这种竞争优势继续扩大了。另外,中国没有大量的外债,具有独立的主权和财政货币体系,因此中国出现主权债务问题的可能性较低。中国政府调动资源、协调各部门的能力非常强,因此我们没有硬着陆的风险。”他表示。
展望后市,蓝小康认为目前的权益市场具有吸引力,是投资者介入的好时点。在这个位置进行权益资产投资,长期获得稳健回报的可能性较高,权益资产比债券等资产更具有性价比。具体到板块配置上,蓝小康表示,以我们的风格来说,在目前的基本面认知和估值下,AI 方向我们会多看少做,而更加看好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和高股息资产的投资机会。同时,我们一直强调长期看好全球实物需求的恢复,考虑到供给的诸多约束条件,我们认为上游资产的高景气盈利将维持较长时间,因此我们看好上游资源品的投资价值。
许文星:当下是积极选择投资标的的较好窗口期
擅长“逆向投资”的许文星则在中欧养老产业半年报中透露了左侧布局的方向,不断优化组合的长期风险收益比。具体操作上,许文星延续一直以来的以风险调整后复利回报作为组合优化的核心目标。在报告期内减持了期间估值显著回升、未来预期风险回报比下降的电子、传媒类公司的头寸比例,增持了部分估值处于底部的医疗、消费、制造相关的公司。“我们认为这样的再平衡将使整体组合的长期风险收益比处于更为优化的状态。此外,我们继续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演进保持持续跟踪研究,积极关注其中在企业级应用和消费者应用领域的实际落地和迭代,在做好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相关领域的投资。”
从流动性和估值的视角出发,许文星认为,当下市场整体处于流动性较为充裕的状态中,而以各行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大盘质量类上市公司股权风险溢价已伴随三年以上的估值调整,处于长期两倍标准差以上的水平。
市场调整背后透露出更多积极信号。许文星认为,目前市场中隐含的中长期优质投资机会多于未充分定价的风险因素,而当下较低的宏观盈利周期状态正是我们观察企业竞争力、战略选择和执行力、积极选择投资标的的较好窗口期。
葛兰:创新仍是行业成长最强动力 优质企业的市占率将持续提升
近年来,医疗行业经历了阶段性调整。“虽然宏观环境复苏进程会对医疗行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但优秀企业长期增长的驱动力并未出现重大变化,而创新也依然是行业成长的最强动力。”中欧医疗健康基金经理葛兰在半年报中如此表示。
她从三个层面具体分析了行业格局和中长期观点。从政策层面,创新药的审评审批政策框架相对稳定,支付端无论是从国家谈判还是多种支付途径的探索,对于创新药企都形成长期利好。
从供给端看,她表示,经过多年的洗礼,国内创新药企整体研发管线布局已经更加理性,并且2023年也是产品管线临床数据集中公布大年,我们也看到了国内企业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此外部分企业已经出海做产品授权,这些不仅是创新能力的体现,未来也可能会体现在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在销售层面,国内的优质企业在多年前就开始注重销售的合规性,临床价值导向也更有利于公司形成长期稳定的竞争壁垒。此外,国内的创新药服务企业也逐步形成了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部分细分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我们认为,相关企业的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平台技术和管理能力,优质企业的市占率仍将持续提升,保持较高的景气度。
从需求端看,居民对消费性医疗及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创新方面,包括减重、阿尔茨海默症等领域都不断有新的研发突破,但依然有大量临床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创新药及创新器械都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
她也表示,过去两年,医疗板块经历了深度估值调整,这对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在市场情绪陷入极度悲观时,机构投资者能做的是尽可能客观理性地去理解行业前景和投资机会,但同时也需要审慎地识别风险、保守评估细分行业和公司的差异。医疗作为典型的刚需行业,其需求可能会受阶段性因素影响而迟滞,但长期来看不会消失或减少。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