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深厚的历史底蕴,东宁黑木耳产业一步步稳扎稳打。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持续不断的技术革新,东宁市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完善的产业体系。黑木耳产业成为促进当地居民增收、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资料图)
目前,东宁有规模200亩以上的黑木耳生产园区39个,现有木屑经销商40户、菌用物资经销商店41户、相关合作社89家、相关企业116户,全市稳定就业菌农2.2万人,占东宁农民总人数的近三成。2022年,东宁农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30960元,连续17年领跑黑龙江省。东宁也是全省首个农民年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的县(市)。
如果你想了解黑木耳行业的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黑木耳行业深度分析与“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黑木耳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黑木耳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黑木耳,木耳科木耳属真菌,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福建、江苏、云南等地,生长于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黑木耳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菌类,色泽黑褐,质地呈胶质状透明,富有弹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营养价值高,被誉为“素中之荤”。有活血效能,能益气强身、养血驻颜、清胃涤肠、润滑肠道。黑木耳生长周期短、种植难度低、投资见效快、收益回报高,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黑木耳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不仅含有丰富的多糖、黑色素、胶原蛋白、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而且还富含铁、锌、钙、锰等微量元素。2021年中国黑木耳产量约712.3万吨。黑木耳产量较大的省市主要是黑龙江、吉林、福建、江苏、陕西、浙江等,其中黑龙江是国内黑木耳最大的供应省市,产量占比全国比重约44.63%。
毛木耳其营养成分与黑木耳相似,但毛木耳的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栽培相对容易,产量高,价格也比黑木耳便宜,所以在我国南方有相当大的栽培面积。毛木耳中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毛木耳还含有胡萝卜素以及钾、钙、铁、锌等多种矿物元素;在毛木耳的耳背绒毛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2021年毛木耳产量约195.6万吨。毛木耳产量较大的省市主要是四川、山东、福建、广西、江西、河南等,其中四川是国内毛木耳最大的供应省市,产量占比全国比重约48.36%。
黑木耳是世界著名的四大食用菌之一 ,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 ,从20世纪 70年代 开始采用代料栽培方式。2014— 2020年 ,我国黑木耳种植规模在115.82亿~150.37亿 袋 ,黑木耳干品年产量在 57.91万 ~75.19万吨 ,种植地区包括黑龙江 、吉林 、福 建 、浙江 、陕西等地。
据中国海关数据,2018-2022年中国干木耳出口数量逐年下降,其中2022上半年中国干木耳出口数量为9764155千克;出口金额为144882451美元。
据中国海关数据,2021年中国干木耳主要出口地区有越南、泰国、日本及韩国等,其中我国干木耳出口至越南地区7198854千克;我国干木耳出口至泰国地区2593419千克。
黑木耳作为我国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带动了相应产品的产业升级,对于黑木耳来说,行业未来的发展机会主要在,优质黑木耳市场领域,预计未来优质黑木耳的供应量将加大,精深加工量将不断增加。
黑木耳主要以干品消费为主 ,消费量与产量基本匹配。我国黑木耳年消费量与年产量基本匹配 ,主要以城镇居民消费为主 ,包括家庭消 费和餐饮消费 。消费区域比较广泛 ,全国各地均有销售 ,消费形式多以火锅、 炒菜、 凉拌、堡汤等 ,人均年消费 0.44~0.48千克 。
与此同时,黑木耳可进行深加工。黑木耳精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 :黑木耳脆片、黑木耳冰激凌、黑木耳软糖等休闲 食品 ;黑木耳超微粉、黑木耳菌草茶、黑木耳口服液等功能性产品 ;黑木耳糊、 黑木 耳航空等即食类产品 。黑木耳精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较高 ,如 100克黑木耳干品可制 成80~90克黑木耳粉或 70克左右的黑木耳超微粉 ,再通过添加制成其他食品 ,黑木 耳附加值可增加 10~20倍 。
黑木耳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黑木耳产品附加值较高,但目前黑木耳产品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产品占比偏低。当前精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黑木耳脆片、黑木耳超微粉、化妆品原料等,精深加工量每年40万吨左右,约占总产量的6%。从交易环节看,黑木耳流通市场体系比较健全,以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摊点零售、超市零售为主,黑龙江东宁、吉林蛟河、黑龙江尚志、浙江龙泉、福建古田等市场已形成较大影响力。
从“十三五”期间开始,山西省食用菌主产区从晋南、上党地区、晋中地区和太原地区等开始向晋西北地区和吕梁地区扩展,产业布局呈现出“东菇西移”和“南菇北扩”的发展趋势,成为不少农村地区的一项致富产业。
山西省黑木耳主产区主要分为北部产区、太行、吕梁产区和南部零散产区,主要分布在中阳县、广灵县、交口、和顺县、沁水县、陵川县等。吕梁市近几年推动“8+2”产业战略,食用菌产业被重点扶持发展最快,中阳县2019年生产规模为300万棒,2020年达到1100万棒,今年达到8000万棒,取代广灵县成为山西省黑木耳产业第一县。
业内人士分析,黑木耳价格波动与菌包、人工等生产成本提高有关。随着菌包质量和栽培管理水平提高,黑木耳生产成功率、单产和产品质量提升较快,产业总体净收益维持稳定,生产水平高的地区效益明显上升。以黑龙江省为例,2014年黑木耳种植平均纯收益为1.2元/袋,2015年至2016年保持在1元/袋以上;2017年;纯收益下滑至0.7元/袋,2018年降到近年来最低点的0.3元/袋,2019年回升至0.8元/袋,2020年增长到1.25元/袋。
经过多年培育,黑木耳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部分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东宁市副市长梁国强介绍,目前东宁市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年均栽培规模9亿袋左右,干品产量4万吨以上,年产值30亿元以上;东宁雨润绥阳黑木耳交易大市场年均交易黑木耳10万吨,交易额6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交易集散中心;“东宁黑木耳”成功注册国家级地理标志商标,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品牌价值达到181.9亿元;黑木耳产业连续17年拉动东宁农民人均纯收入居黑龙江省榜首。
随着人均蔬菜和食用菌食用量的再次降 低 ,黑木耳的年均消费量也降至 62.57万吨 。未来 , 随着人口增加和膳食结构的改 善 ,蔬菜和食用菌食用量的增加 ,黑木耳终端产品形式的多样化 ,预计黑木耳的消费 量将有所增长。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黑木耳行业深度分析与“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