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社帮扶村村民下地劳作
无论是爬坡过坎的脱贫攻坚,还是高歌猛进的乡村振兴,对于兰州日报社和榆中县来说,缘深情长永远是一个美丽的话题。不管是龙泉乡的水泉湾村,还是北山中连川乡的高家渠村、黄蒿湾村,都凝聚了10多年来兰州日报社发挥行业优势、蓄力脱贫攻坚、领跑乡村振兴的担当和责任。
【资料图】
2019年12月11日,全国报业推动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上,兰州日报社获颁“全国报业推动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证书”,兰州日报社选送的《发挥行业优势紧盯产业扶贫——兰州日报社精准扶贫纪实》荣获全国报业推动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优秀新闻作品(案例)奖项。2021年5月20日,兰州日报社派驻黄蒿湾村首任驻村工作队队长荣获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数据表明,从2012年至2017年,兰州日报社党员干部轮流驻村,累计1400人次分别在黄蒿湾、高家渠、水泉湾驻守帮扶;从2015年至今,兰州日报社累计派出6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8名工作队队员进行驻村帮扶。先后为黄蒿湾村60多名走进高校的寒门学子提供资助,总资金超过25万元。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兰州日报社党委高度重视精准帮扶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帮扶工作责任制,将帮扶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一并纳入报社各部门及主要负责人考核体系。”兰州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刘世才告诉记者。
10多年来,兰州日报社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在实施“教育扶贫”、“智力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为黄蒿湾村、高家渠村以及水泉湾村注入了发展动力,用切实可行的方式给予帮扶村捐资助学、种养结合、改善基础、引进产业的帮扶方式,鼓励有能力的青年人离家乡、创事业,有体力的留守人员搞养殖、抓种植,实现脱贫,走上致富路。
智力帮扶:黄蒿湾村60名孩子获资助圆梦“象牙塔”
教育扶贫是贫困家庭持久脱贫的重要“出口”。自2012年帮扶黄蒿湾村以来,兰州日报社捐资助学公益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11年。11年来,兰州日报社借助社会力量、发动爱心企业捐资助学,在实施“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等方面全力帮扶,先后为黄蒿湾村60多名走进高校的寒门学子提供资助,总资金超过20余万元。2017年,邦邦沟社的彭军等8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内不同高校,这也是近年来黄蒿湾村学子考进大学人数最多的一年。受助学生杨学梅当时拿到4000元“大红包”时告诉记者,这几年兰州日报社的叔叔阿姨们每年都雪中送炭,她和所有受资助的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这些好心人。
“教育扶贫是扶贫的治本之策,是阻断贫困代代传递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少年强则国强,我相信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让贫困的孩子有学上,也为国家、为社会献出一份力量。”兰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立山笃定地说。
项目帮扶:夯实帮扶村发展根基
黄蒿湾村是“靠天吃饭”的贫困村。2017年以前,全村没有任何集体经济产业,属空壳村。种植业主要以玉米、马铃薯、胡麻、豌豆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养殖业“小、散、乱”,2017年完成全村高标准梯田项目后,全村种植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多年来,驻村工作队在报社党委指导下,积极配合中连川乡在黄蒿湾村启动“三变”改革。今年以来,黄蒿湾村在兰州日报社的帮扶下,依靠现有入股分红资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基础上,依托土地资源,养殖经济,机械购置,消费扶贫等方式,全力发展集体经济,逐步做大村级种植、养殖产业,通过村集体经济这个平台,农民脚下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让农民家中的猪羊带来更大市场价值。
驻村工作队原队长杨毅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黄蒿湾村充分挖掘产业发展潜力,遵循农户认可、市场导向、经济效益这三大原则,一是重点围绕洋芋、荞麦、玉米、饲草种植,借助村集体经济这个“孵化器”扩容助农;二是推动相关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壮大肉羊养殖产业,并与兰州盖氏餐饮等企业签订购销协议,采取相应分成模式入股村集体经济,确保肉羊产业稳步健康发展;三是着力推动胡麻油、蜂蜜等特色农产品与市场对接,借助报社晚报GO等销售平台面向市场常年推广“黄蒿湾”品牌农产品,采取相应分成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四是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充分利用村级现有资金购买旋耕机等大型机械,并以资金并机械入股的方式全部打入村集体经济。
项目帮扶在脱贫攻坚中效果最为明显。兰州日报社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在大力发展艾草产业的同时,从改善村容村貌做起。积极与榆中县财政、国土、扶贫、交通、水务等部门对接,为村里争取了1.52公里村社道路砖化工程、20万元“一事一议”亮化工程、引进洮河水等一批惠民工程,实现了路通家门口、水上灶台上,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乡村振兴。对此,兰州日报社还有更多的担当。
记者手记
脱贫攻坚是一场伟大战斗,也是一个锤炼干部的熔炉。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我于2015年8月受兰州日报社选派到贫困村榆中县中连川乡黄蒿湾村,经过5年多的努力,建好了一个班子,带出了一条致富的路子,黄蒿湾村于2019年实现全村整体脱贫。
人生能有在贫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经历,让我深感庆幸。庆幸能赶上这样一个好时代,让我有机会到农村,到艰苦的地方,接受锻炼和教育,成为脱贫攻坚的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这是我人生一笔永远的宝贵财富;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最前线的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历程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赋予个人价值具有了时代的意义。
如今,重新踏入黄蒿湾,那个交通不便的黄蒿湾,那个缺水的黄蒿湾,那个靠老天降雨仅有一点微薄收成的黄蒿湾,只能在文学作品和影像资料中去寻找了。我心甚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贵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