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根据CNNIC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8%。在这种背景下,黑灰产业因其自身入行的技术门槛低、利润较高、容易扩大等多种客观因素,得到了迅猛发展。有报告指出,黑灰产业从业者超200万,平均年龄23岁,市场规模高达1100亿。
那“黑灰产”是什么?“黑灰产”是指采取电信诈骗、钓鱼网站、黑客勒索等方式利用网络开展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并形成分工明确、合作紧密、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形态,如今,“黑灰产”愈发猖獗,规模更加庞大、产业链结构更加清晰、攻击更高效、覆盖场景更广泛,这给互联网、金融、电商、游戏等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更多的消费者深受其害。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在巨额利益驱动下,网络“黑灰产”从业者游走在法律监管的边缘地带,亟需汇聚多方合力,加强治理。
向网络“黑灰产”亮剑,应实现各自为战向齐抓共管转变。网络“黑灰产”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产业链涉及到移动网络、计算机软件、银行等领域,任何一个部门很难将整个产业链全部打击,相关部门若“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就会导致信息不能完全共享,会留下不法分子的生存空间,打击“黑灰产”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部门联合,建立齐抓共管机制,明确相应职责,共同研究更新和出台与时代相适应的法规,形成打击合力和高压震慑,实现信息共享,确保实现黑灰产产业链全链条打击,不留违法分子一丝生存空间。
向网络“黑灰产”亮剑,应实现孤军奋战向群防群治转变。“黑灰产”导致利益受损的是群众,对“黑灰产”识别能力最薄弱的也是群众,要推动群防群治,拓展人民群众参与“黑灰产”治理的途径,把风险防范识别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加强防诈骗、防钓鱼等公益宣传,培育构建群防群治的治理文化,提升群众辨别“黑灰产”的能力,从思想上自觉抵制“黑灰产”,切实克服侥幸心理,不被“黑灰产”巨大利益而诱惑,发现“黑灰产”可疑情况,更不能选择包容或者隐瞒,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缩小不法分子生存空间。当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应通过正当途径维护合法权益,防止再次掉入黑灰产陷阱,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向网络“黑灰产”亮剑,应实现被动应战向高效打击转变。近年来,“黑灰产”案件屡见报端,花样频出,智能化应用程度高,防不胜防。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打击“黑灰产”形势的严峻性,不能仅依靠事后打击,必须强化预警防范和源头管控,要引入高水平信息技术人才,优化技术防范手段,大力推动反制技术的研发应用,通过抢占技术高地、源头治理和加强国际合作,不断铲除“黑灰产”生存土壤,斩断犯罪链条,实现“黑灰产”精准打击。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祥昆(宜昌五峰)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