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已经开了18年的家乐福广州新市店(即百信广场店)贴出公告称,“因业务调整,我店将在8月26日停止营业。”此家关店后,家乐福在广州、深圳已经没有门店。
目前,除了广州、深圳外,家乐福在北京的门店也出现大幅缩减。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23年3月31日,家乐福在中国拥有门店114家,相较年初的147家缩减了33家。而在2022年一年,家乐福就关店58家。
闭店并非“突然决定”
【资料图】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家乐福北京关停了十余家门店。目前仅剩两家在营门店,而仍在营业的北京家乐福门店内的货架也多数处于空置状态,且在营门店营业时间调整。另外,上海、无锡、苏州、海口等地的家乐福门店先后关停,武汉地区的家乐福门店已全部关闭。
成立于1959年的法国家乐福集团是“大型综合超市”概念的创始者,目前在全球30多个国家运营近1万家零售商店,旗下经营多种业态:包括大型综合超市、折扣店、便利店以及会员制量贩店等等。
家乐福于1995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截至2018年年底,家乐福中国因无法抵御电商零售的冲击,连续多年营收下滑负利经营,便将其国内239家超市的80%股份以人民币48亿元低价变卖被给了在3C零售市场的头部企业——苏宁易购。
然而,2019-2021年连续三年间,家乐福中国的整体营收屡创新低,在2021年整体营收跌至200亿元左右的规模;与此同时也持续亏损,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家乐福中国净利润分别为-7.95亿元、-33.37亿元、-4.71亿元。苏宁易购此前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家乐福中国预计净亏损9.5亿-11亿元。因此,家乐福闭店并非突然之举。
时代变化,优势不再
“小时候过年都要去家乐福”、“上学的时候经常去”、“时代要淘汰你时,真的是连招呼都不打”……家乐福的闭店风波引来不少消费者直呼“童年回忆没了”。
作为大卖场模式的开创者,家乐福巅峰时期曾在全国开出321家门店,销售额高达498亿元,一度稳坐商超头把交椅。可惜的是,伴随着2012年电商行业的飞速崛起,家乐福所在的传统线下商超受到了极大冲击,在中国走入了下坡路。而如今再度进入家乐福中国的超市门店,已然不是过往繁荣有序的场景,只有闲置的货架,还有忙着兑换购物卡的消费者。
在进驻中国的早期,家乐福凭借自身外资的背景及品牌影响力,借助超市卖场强大的线下流量支撑起周边物业的人流热度,从而可以与当地的政府或房地产公司签订下长期的低价租赁合同。随后,占据流通渠道的它再将超市卖场内固定的货架以入场费或上架费等形式拆零“出租”给各大品牌商赚取利润。
然而,随着租赁合同的到期、超市卖场周边商圈的成熟,家乐福低价拿地的优势不再,这直接导致经营的成本骤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起势,这部分费用也很难转嫁到进驻的品牌商身上。这就导致了超市卖场在经营上的净利润直降下滑,大幅亏损,最终只能在自身品牌还有一些品牌溢价的时候,快速变卖套现离场。
另一方面,在“新零售”时代到来后,线上零售商依托即时物流体系已经可以很好地承接消费者的整个消费旅程,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零售行业的“多快好省”。而线下零售超市卖场由于经营惯性,仍然无法为品牌商提供全链路的本地服务,为品牌商的客户——消费者们提供差异化的消费体验服务。
“大卖场”模式已行至末路?
如今,联华超市、人人乐、大润发曾经名声赫赫的大卖场超市近年来相继出现亏损和关店,商超转型和创新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
传统卖场关店时,会员店等新超市业态不断增长,尤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各会员店也加快了开新店的步伐。
仅2022年,山姆就在中国新开了6家门店,是山姆进入中国市场25年以来新开门店数量最多的一年。去年11月,“沃尔玛中国”微信公众号透露:山姆会员商店宣布中国付费会员数量已经超过400万。截至2023年6月,山姆在中国拥有50家线下在营门店,共覆盖14个省份。6月20日,开市客(costco)宁波店开业,开业前几天,还一度因为客流量过大而实施限流。
然而,随着付费制会员店的赛道越发拥挤,供应链短缺、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也不断显现。盒马创始人兼CEO侯毅在7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因为我们面向的是同一客户群——中产以上的消费群体。这些人不是在盒马买就是在山姆买,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
在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以家乐福为代表的传统大卖场形态的商超已经进入了转型困顿期,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家乐福原有的产业供应链体系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以及在直播电商的冲击之下,传统大卖场的客流不断缩紧,大卖场产业链、供应链线条长、层次多,到如今也成为了劣势,家乐福如今已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家乐福如能对消费品、消费行为、消费场所进行重新定义和塑造,转型为多渠道、多服务,以需求和体验为中心、技术为驱动的新型业态,或许能够破解经营困局。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